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南投林保分署運用國產木構造 邁向工程淨零目標

2025/11/21 15:4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蕭博陽南投縣21日電)南投林保分署推動國產木構造工程應用逾20年,減少進口木材運輸碳排放,材料本身也是碳儲存載體,經多年監測,國產材運用於木構造工程不僅防災,也兼具環境友善與景觀融合。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長期推動國產木構造工程應用於治山防災與生態復育工作逾20年,陸續在轄區日月潭、奧萬大、廟前坑等地完成木構造擋土、護坡與排水設施示範,展現木材兼具環境友善與景觀融合的特性。

南投分署表示,為提升治山防災工程耐久性與安全性,規劃長期性針對轄內木構造工程材質監測作業,透過利用非破壞檢測技術,追蹤木構件材質變化與防腐成效,確保木構造設施在自然環境維持良好功能,展現國產木材在山林治理的穩定與韌性。

南投分署表示,每年乾、雨季針對不同防腐處理程度的國產木構件,監測含水率、音速、鑽孔阻抗、表面腐朽深度等多項指標,以掌握木構造工程安全性、建立國產木材戶外應用長期變化資料庫,多年監測與資料分析顯示,國產材在合理設計與管理下,運用於木構造工程能發揮防災功能,也兼具環境友善與景觀融合效益。

南投分署表示,監測範圍包含彰化縣二水鄉坑內坑生態工程示範區、南投縣國姓鄉清德坑木構造治理工程,皆採用國產木材作為擋土木樁,不僅提升在地資源利用率,也減少進口木材運輸碳排放,符合工程邁向淨零目標,展現治山防災與永續利用實踐成果。

南投分署表示,木構造工程具可再生、可分解與低碳排特性,有助山區水土保持與生態景觀融合,材料本身也是重要碳儲存載體,延長木構造使用壽命能確保設施安全與結構穩定,更持續發揮減碳、固碳環境效益。

南投分署表示,未來持續結合學術單位與檢測團隊,精進非破壞監測與防腐處理技術,累積長期資料作為未來治山防災工程設計、材料選用及維護管理重要依據,朝安全、永續與低碳的山林治理目標邁進。(編輯:張銘坤)11411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