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樺加沙釀2死30失聯28傷 馬太鞍溪橋斷公路局規劃替代道路方案

(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台北23日電)颱風樺加沙海上颱風警報今晚解除。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表示,累計全國災情共221件,造成2死、30失聯、28人受傷,因應馬太鞍溪橋斷橋,公路局已規劃替代道路方案。
由於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下午溢堤,大量洪水沖斷馬太鞍溪橋,光復鄉淹水災情慘重。颱風樺加沙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晚間舉行第9次工作會報暨情資研判會議。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表示,馬太鞍溪一帶至明天清晨降雨仍持續,根據水位監測可看到,箭瑛大橋和花蓮大橋的水位已逐漸趨緩,相關單位仍需持續監測。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應變作為部分,災情監控及搜索救援組說,已於花蓮觀光糖廠設立前進指揮所,花蓮縣消防局共出動87車、180人救災。
此外,支援縣市,包括台東縣消防局(8車4艇23人)、屏東縣消防局(8車5艇22人)、新北市消防局(27車3艇68人2搜救犬)、宜蘭縣消防局(5車5艇18人)、台北市消防局(2車6人),總計50車、17艇、137人、2搜救犬。
根據災情監控及搜索救援組統計顯示,截至今晚7時止,全國災情共221件,造成2死、30失聯、28人受傷。其中,花蓮縣光復市場的抱柱婦人確定已獲救。
死亡案例部分,為花蓮縣光復鄉下午4時有名55歲周姓男子,不明原因死亡;花蓮縣光復鄉下午4時有名80歲黃姓男子疑似自然死亡。
另統計,花蓮縣消防局自下午3時起至晚間8時止,共受理電話506通,其中215通成案;受理警局轉報109通,成案75通。合計共290件。
農林漁牧組表示,馬太鞍溪堰塞湖已於下午2時30分溢流潰堤;下午3時30分,首波洪峰抵達,沖毀馬太鞍溪橋;下午4時30分,第二波洪峰抵達。依下游洪水狀況評估,共流出約6000萬噸蓄水。
同時,林業保育署將持續監控各項監測數據與情資,於天候狀況許可且安全時,將立即派員至現場進行空拍確認,以利後續災後復建事宜。
另外,林保署花蓮分署已整備相關人力及機具,以因應後續搶災工作;依監測團隊評估堰塞湖剩餘水量約3100萬噸,中央氣象署預估未來12小時雨量約200公釐,且仍有土砂會持續流出,靠近河道搶災應注意施工安全。
交通工程組則說,受到堰塞湖溢堤影響,台鐵台東線各級列車於今晚12時前停駛。
同時,若明天清晨前水流尚未排除,萬榮-光復間封鎖不通,將採應變措施,包括東部幹線列車順行將行駛至花蓮站;逆行行駛至玉里站(區間車機動行駛至瑞穗);公路接駁為「鳳林站」-花46-箭瑛大橋-193-台11甲-「光復站」-台11甲-193-「瑞穗站」。
交通工程組提到,因應馬太鞍溪橋斷橋事件,公路局已規劃替代道路方案,為台9線-台11丙線-台11線-台30線(玉長公路),再銜接回台9線。明天中午前對外說明搶修策略。
水電維生組表示,水利署下午4時已陸續出動支援花蓮縣光復鄉重機具共46台、抽水機19部及87人;同時派員至光復地區進行空拍作業,提供即時災情資訊。
此外,全國曾停電1萬4017戶,待修復2015戶,其中花蓮縣曾停電戶數為2871戶、待修復1696戶;全國停水4378戶(花蓮縣)。待水退後,均將儘速搶修、復水。
災情部分,目前全國積淹水計51處,未退水46處(花蓮縣光復鄉、鳳林鎮),已退水5處(花蓮縣花蓮市與富里鄉、台東縣台東市與太麻里鄉)。
國防部說,國軍待命兵力計2萬7875人,車輛機具42類3853輛,均已完成整備。今天派遣兵力均依令抵達,並視地方政府需求,協助執行災害應變工作。
指揮官、內政部長劉世芳最後裁示,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一級開設維持至明天中午。本次溢堤使公共設施及市區民眾家園等均受損,請各部會積極進行包括人員救援、電力修復、物資調度、環境清理、交通恢復、通訊穩定及主動傳遞災情訊息等任務,協助花蓮民眾儘速恢復正常生活。
劉世芳說,為使災後緊急搶險作為順利推動,請農業部整合相關部會成立前進協調所,由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擔任總協調官,結合花蓮縣政府前進指揮所,加速後續應變及復原重建事宜。(編輯:李錫璋)1140923

- 2025/09/23 22:44
- 颱風樺加沙釀2死30失聯28傷 馬太鞍溪橋斷公路局規劃替代道路方案2025/09/23 22:40
- 2025/09/23 22:14
- 2025/09/23 22: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