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抗疫缺更有效疫苗 仍堅持走自立更生道路

2022/4/6 15:5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北京6日)中國的專家學者指出,由於缺乏更有效疫苗,現行嚴格防疫措施不可能放寬。中國在疫苗開發上仍堅持「自力更生」路線,分析認為,這和其領導人性格及當前國際大格局有關。

儘管3月底時,上海市政府所公布的抗疫和協助企業的政策措施中,提到支持進口COVID-19疫苗和治療藥物,但中國迄今未批准外國製COVID-19疫苗進口使用,國內施打的是國產疫苗,並以滅活疫苗為大宗。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告訴中央社記者,抗疫摻染了很多政治因素,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來說,這是中國與西方兩種制度的較量。但中國沒有意識到自己和西方國家之間的技術差距,甚至還在自以為「東升西降」的自大的心態下,認為自己可以跟西方國家分庭抗禮,這是一個「戰略錯誤」。

他表示,從全球兩大陣營來看,民主國家結成聯盟,幾款疫苗都是聯合開發、共同分享。中國、俄國、伊朗、古巴走的則是自力更生的道路,獨立開發自己的疫苗。

他認為,領導人、決策機制和國際大格局這些因素一起作用,影響了中國抗疫的方式。

在國際大格局方面,印度成為全球最大的AZ疫苗生產基地,但中國並沒有參與到整個西方疫苗的開發、分享和分擔的體系裡,他說,這確實涉及到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對抗」。美國也明確表態,把疫苗優先發送給自己的盟國來使用。

反觀中國,14億人口足以撐起壟斷的市場,夏明說,如果疫苗能成功是很大的收穫,但如果技術突破不了,就是人命關天的災難。

他認為,即使上海復星進口1億劑輝瑞公司BNT疫苗,只夠打5000萬人,且估計每劑購買價不會低於20美元。這對未參與西方疫苗開發並分享利潤的中國來說,普遍採用進口疫苗的成本很大。

在領導人因素方面,習近平1980年代開始就到過美國幾次,但夏明認為,他對美國沒有欣賞及想要學習的態度,習近平總認為可以用鐵人精神、苦命拚出成就,他對經濟、國際環境都有相似的判斷。

在決策機制方面,中央集權抓大事,衛生、醫療、文化、教育被放在「低政治」領域,在「花瓶」式配備的思考下,多由女性領導人分管,實際上未必有專業能力,容易形成外行領導內行、政治掛帥、「科學靠邊、專家靠邊」等問題。

近日已有兩款中國自己研製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獲准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中國國家衛健委疾控專家委員會委員盧洪洲3月底在香港受訪時表示,全球數十款COVID-19疫苗中,mRNA核酸疫苗的效果比較理想,能引起人類細胞免疫較長久。

中國是否藉由嚴格封控的防堵病毒舉措,為開發出國產mRNA疫苗爭取更多時間?夏明表示,這對中國來說是個豪賭。中國是全世界最早投入COVID-19疫苗的國家,但現在看來還沒有突破,就說明技術有瓶頸,和西方仍是有差異,能否短期突破仍是風險。

Omicron病毒株在中國造成的主要是無症狀和輕症病患,但當前各地對於疫情仍採取嚴格封控的管制措施。

中國民眾何時可以恢復正常生活,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長梁萬年3月接受央視訪問時提到4條件,其中一項是「加強疫苗接種,且疫苗更有效,預防重症和死亡的能力更高,甚至可以防止感染」。

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長唐任伍日前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訪問時也說,認為「中共20大以後就能放開防疫措施」是一種天真的想法,他預期中國一定要等到更有效疫苗和治療藥物問世後,才有可能放開。(編輯:曹宇帆)11104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