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澤征爾認為,交響樂與歌劇是音樂雙支柱,他也將此視為終身信念,每年音樂塾會實際製作一齣完整歌劇,帶著年輕世代深入古典音樂的精華與堂奧。
五一國際勞動節這天,陽光普照。維歐蓮(Violaine)拿著法國號,和上百名樂手共同站在活動現場,準備為活動帶來音樂與朝氣。也因為有了他們,示威遊行時常就像場嘉年華。
歐美最近吹起一股炫書短影音#BookTok潮流,讓奇幻小說《第四翼》賣破1200萬冊,掀起如《哈利波特》般狂熱,在社群時代,書籍不再只是靜靜擺在書架上,而是成為讀者願意驕傲展示的「心頭好」。
「不貳偶劇」看似一人劇團,卻在郭建甫的靈活調度下,開創與不同劇團合作及跨界的道路,「堅持下去,專一不二」,為布袋戲演出找到不同的可能性。
4萬元換1元,實為不到百年內所發生的真實事件,以現在的價值觀來說,萬元面額鈔票是稀奇,儘管現在不能作為真正的貨幣使用,但對後世而言,仍是一堂付出代價高昂的歷史課。
馬水龍遠行10年了,想起一次跟朋友開車上陽明山,就在停車買饅頭吃貢丸湯之際,馬老師迎面而來,襯衫牛仔褲,溫文儒雅又瀟灑,那樣的偶遇與形象,是我心中永恆的馬老師……
「下面一位!」電視機傳來熟悉胡瓜的聲音,節目《綜藝大集合》22年種下與台灣各地鄉民連結的種子,製作人張智傑說:「被鄉親緊握的暖和雙手,是節目傳遞幸福的能量」,這就是他製作電視節目的使命。
從楊千鶴到楊双子,台灣女性走過百年歲月,過程曲折坎坷,一如台灣自身的命運,透過兩位女性細膩的視角,走出苦大仇深與宿命悲情,讓世人看到台灣命運的無限可能,也啟發著無數台灣主體意識的種子。
「廣告對於人們,其實遠比想像中重要得多。」懷舊達人張哲生娓娓道來廣告和台灣社會發展的緊密關係
讓我們一起回味那些難以忘懷,多年後想起,腦海中仍能夠馬上蹦出台詞和廣告音樂的經典廣告
阿榮可說是台灣史上最有名的虛構男主角,吃了幾百瓶阿母寄來的運功散,還沒退伍。然後有一群人突發奇想,要讓阿榮從電視廣告躍上電影...
堪稱廣告配樂公務員的侯志堅說,廣告配樂因為很短,一定要先「抓耳」,把旋律刻進觀眾心裏
2020是練習道別的一年,疫情奪命,老店、報紙接連吹熄燈號,遑論驟逝的生命,我們無法預測,只能目送
人臉拍久了,觀察人們的其他地方,同樣有趣
你我都躲在口罩後面,看不見彼此…
譽為「圖畫書界畢卡索」的桑達克,生前即對兒童圖畫書的推進有巨大貢獻,遺愛現今仍綿延人間。(圖片取材:NPR)
提案3:閱讀吧! 瘟疫蔓延時,找尋給未來的啟示
插畫家五月女桂子因《徹子的房間》引起廣大關注。昭和感十足的作品深受臺日粉絲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