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地方財政緊縮 評論:應減少監管降行政成本

2024/9/4 12:2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4日電)中國地方財政吃緊。媒體評論,土地財政、稅收等收入來源表現欠佳,加大查處增加非稅收入則損營商環境;政府減少微觀經濟監管以求降低行政成本等「精兵簡政」為必然選項。

中國官方智庫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日前發布報告指出,受到產業轉型、房地產市場等影響,多個地方進入長期財政「緊平衡」狀態,尤其是基層政府等地方政府財政矛盾明顯,可持續性逐漸地變差。

第一財經發表評論表示,在土地財政、稅收收入下滑等背景下,非稅收入成為地方政府可以彌補財政缺口途徑,非稅收入主要來自各地加大資源資產處置力道、查處案件等處罰收入,這卻可能損害當地營商環境,影響經濟發展潛力。

評論認為,為了紓解各地財政緊平衡,治本策略在於推動政府職能根本轉型,需要釐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真正地讓政府與市場各司其職,在公共服務和經濟社會秩序的程序正義等方面發揮政府作用,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目前經濟較為突出的問題在於有效需求不足,居民缺乏充足的可支配收入和有效購買力,以及社保等民生保障有待完善;加快公共服務型政府轉型,加大社保等公共服務投入,將可使經濟績效的邊際收益提升更為明顯,進而紓緩經濟有效需求不足問題。

評論強調,政府公共服務職能轉型一個重要衡量標準是精兵簡政、簡政放權,透過政府公共服務轉型,可以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減少政府監管對於微觀主體活動帶來不必要干擾,這不僅使政府財政支出降低,還有助於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

中國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各級政府要習慣過緊日子,真正精打細算,切實把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實效來」。

評論提到,應對地方財政緊平衡的根本作法是政府公共服務職能轉型,透過政府精兵簡政、簡政放權等改革,政府回歸公共服務角色,帶來的將是欣欣向榮經濟活動空間。(編輯:張淑伶)11309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