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抓供應鏈轉移潮流 菲盼成台灣先進產業延伸基地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20日專電)美中貿易戰牽動全球供應鏈重組,菲律賓經濟特區管理署(PEZA)署長潘加(Tereso Panga)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菲律賓與台灣地理相近,可以成為台灣的延伸,不僅是在旅遊業方面,在投資設廠方面也是,特別是資訊科技外包和製造業。」
美中貿易對抗持續改寫地緣經濟版圖,而菲律賓正逐漸從全球供應鏈重組中得益。潘加說,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中國出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的舉措,意外為東南亞國家帶來新的投資契機,包括菲律賓在內。
潘加說,川普的貿易政策非但沒有削弱外界對菲律賓的投資信心,反而創造了新的機會,「一些尋求降低關稅衝擊並分散供應鏈的台灣廠商,正積極向東南亞拓展業務。」
雖然越南吸收了許多轉移的產能,但菲律賓仍穩定得到外國企業青睞,包括台灣企業在內。今年前9個月期間,PEZA核准了13件來自台灣的新投資案,金額計達33億100萬披索(約新台幣17億4100萬元),預料可創造2100多個就業機會,帶來約2億9800萬美元出口值。
雖然來自台灣的投資時有波動,未能一直保持上揚走勢,但得力於勞工技術、英語能力與地理位置等優勢,加上菲律賓被視為全球供應鏈改組的可信任夥伴,台灣企業對菲投資的整體前景維持正面。
潘加觀察,在川普2.0的貿易措施下,全球商業策略正從傳統的「中國+1」轉變為「中國+1+1」,而菲律賓正被視為在東南亞的「+1」首選地之一。
認知到這樣的全球營運趨勢,加上美國對菲律賓出口產品徵收的關稅稅率,在東協國家中為第2低,PEZA現把菲律賓定位為具競爭力的「中國+1+1」投資中心,積極進行「針對性」招商。
潘加說:「PEZA視美中貿易摩擦為契機。菲律賓擁有熟練勞工、英語優勢、戰略位置與具全球競爭力的投資獎勵,對於希望緩和關稅衝擊及分散對中國依賴的外國企業來說,是個理想的轉移地點。」(編輯:陳慧萍)11410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