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媽媽餵「嬰兒配方奶含糖如可樂」爭議回顧 聲明致歉再燃輿論怒火

2025/8/29 13:11(8/30 08:2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母嬰品牌mamaway(媽媽餵)發布影片指配方奶粉含糖量高,引起軒然大波。(圖取自mamaway YouTube頻道網頁youtube.com)
母嬰品牌mamaway(媽媽餵)發布影片指配方奶粉含糖量高,引起軒然大波。(圖取自mamaway YouTube頻道網頁youtube.com)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網站29日電)母嬰品牌mamaway(媽媽餵)日前發布影片指出,「1瓶奶粉有一半以上都是糖,等於2大瓶可樂」,相關說法在社群上發酵後,包含食藥署及多位醫師皆反駁澄清,其實母乳與配方奶含糖量差異不大。媽媽餵後續發布道歉聲明,但仍堅稱「避免選到高糖奶粉才能保護孩子」,爭議持續延燒。中央社整理這起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醫界、食藥署說法,帶你看懂爭議所在。

媽媽餵影片說了什麼?

媽媽餵8月26日在IG、YouTube等平台上架的影片中,由一位女性工作人員現身說法表示,「你知道你給小朋友喝的奶粉,到底有多甜嗎,假設1瓶奶粉,它有一半以上,它全部都是糖,等於2大瓶可樂,你有辦法想像你小朋友,每天喝的都是糖嗎。」

「如果寶寶喝了這麼多糖之後,他會怎麼樣,糖越多,腸道裡面的益生菌就會變少,壞菌就會變多嘛,糖多的寶寶有一個問題,就是他很容易過動。」影片也以成人愛喝珍珠奶茶舉例,指「你(成人)也不可能讓自己天天喝珍奶吧,你的寶寶是餐餐喝珍奶。」(指奶粉甜度媲美珍奶)

「所以我們才會一直都是建議媽媽,讓你的寶寶喝母奶,母奶還是真的對寶寶最好,而且它是唯一量身打造的食物啊。」

媽媽餵影片在IG、Thread、臉書等社群流傳擴散,許多網友批評這是對未採取母乳餵哺的媽媽們情緒勒索,有人說「不要再給媽媽母乳親餵壓力了」,也有人質疑影片宣傳是為了營利目的,藉此推廣販售擠乳器。

有網友採取截圖或引用的方式評論媽媽餵的說法,遭到官方帳號留言指侵權要求下架並移除相關評論。

輿論沸騰 眾多意見領袖發文反駁

婦產科醫師蘇怡寧27日在臉書發文指出,一般嬰兒配方奶粉主要碳水化合物來源是乳糖,這和母乳中的糖分來源是一樣的,含量大約都是7%,是嬰兒能量的重要來源,如果寶寶有乳糖不耐症的狀況,才會另外使用特殊配方。

蘇怡寧說,台灣法規對於嬰兒配方奶粉管理相當嚴格,對成分有明確規範,不可能有影片中說的事情,「這種都是很容易可以搜尋到的資訊,為什麼要這樣胡說八道呢?」

醫師杜承哲發文也提及,「母乳有好處,不代表你需要抹黑沒有添加糖、實際上只有乳糖的大部分奶粉。」乳糖可幫助兒童大腦發展,跟過動無關;Sugar high、「糖分造成過動」的理論,在1994年和2017年的大型研究中已經被打破了。

食藥署28日澄清,依據台大醫院資料,一般足月產母親的成熟母乳,每100毫升可提供乳糖6.7至7.8克;登記許可在案的嬰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配方輔助食品及特殊醫療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每100毫升乳糖約5.5至7.7克,並無明顯差異。

媽媽餵28日發布致歉聲明,但仍強調「避免選到高糖奶粉才能保護孩子」。(圖取自facebook.com/mamaway.tw)
媽媽餵28日發布致歉聲明,但仍強調「避免選到高糖奶粉才能保護孩子」。(圖取自facebook.com/mamaway.tw)

媽媽餵聲明解釋初衷 猶如提油桶救火

由於社群上批判聲浪不斷,媽媽餵在社群上發布5點說明提及,媽媽餵提倡哺乳「純粹是了解母乳就像核能一樣被誤導或被低估」,希望能在奶粉被放大的趨勢下稍微平衡報導,配方奶利益龐大,鼓吹者眾,「媽媽餵若為了營利目的,應該要考慮開始賣奶粉。」

媽媽餵也附上部分研究來源連結,試圖說明影片說法並非「沒有依據的一派胡言或異想天開」。不過蘇怡寧反駁,連結基本上都不是正式的科學文獻,「甚至還有一個是整骨師說的,根本連醫師都不是,所以我就懶得回應了。」

由於爭議持續擴大,媽媽餵28日晚間發布「正式聲明」表示,影片提及的奶粉及配方奶都是指1歲以上成長奶粉,不是1歲以下的嬰兒奶粉,對於混淆與用詞不精確致歉並改正;1歲以下的配方奶是受食藥署管制的,內容有嚴格的限制,絕對沒有高糖的問題。

不過媽媽餵進一步說明,「寶寶1歲以後的奶粉,就真的要慎選」,聲明附上2大品牌奶粉的營養標示,指內容「100克有40到50克都是糖」,另外也稱有兒科醫師提醒,很多家長以為原本喝的1號奶(初生至12個月大嬰兒配方奶)換成3號奶(1歲以上寶寶成長配方奶)並沒有差異,反而讓小孩都在喝糖水。

上述說法再次引起極大爭議,營養師鄭惠文在社群平台Thread發文表示,乳糖是小分子的簡單醣類,所以會被列在營養標示中「糖」那一欄,不代表配方奶加了一堆不必要的糖;媽媽餵聲明提及知名奶粉品牌,「你確定要跟這些奶粉大廠硬碰硬?」且每100克奶粉是沒有泡開的奶粉,一般來說要泡200cc的奶大概只需要30克的粉,媽媽餵犯了實際食用量的謬誤。

此外也有網友點出媽媽餵聲明稿另一個邏輯問題,若1歲以下嬰兒奶粉沒有高糖問題可安心食用,那寶寶超過1歲之後,已退奶的媽媽該如何哺乳?

食藥署出手 媽媽餵下架影片再稱用詞不精確

由於媽媽餵的說法爭議太大,食藥署再透過新聞稿說明立場,嬰兒配方食品成分含量受到嚴格規範,「嬰幼兒奶粉一半以上是糖,因為很甜可能導致過動」說法並非事實,爭議的影音內容涉違反食安法散播有關食品安全謠言,食藥署已通報Meta公司(旗下有臉書、IG、Threads等社群平台)進行下架處理,若不實訊息損害公眾或他人,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台幣100萬元以下罰金。

食藥署指出,不論母乳或嬰兒配方食品,只要是符合媽媽和寶寶的狀況,都是好的選擇。當無法餵哺母乳時,建議諮詢醫師、營養師或醫護人員等專業人員意見,就嬰兒自身狀況來選擇合適的嬰兒配方食品及正確的食用方法,對於沒有根據的傳言,應該抱持小心謹慎的態度,不要隨便輕易相信,並避免再轉傳親朋好友。

在食藥署採取行動後,媽媽餵發布在各社群平台的爭議影片及兩次聲明已刪除,但相關言論在社群及媒體報導之下擴散,許多網友表示將抵制不再購買媽媽餵的產品。

媽媽餵29日下午再發「官方聲明」表示,日前在社群發布的奶粉影片中,所指的是「成長奶粉」,並非配方奶,將「奶粉」泛指使用,造成大眾將「配方奶」與「成長奶粉」混為一談,因用詞不夠精確,已將影片下架,避免造成更多的誤解與不安,對此深感抱歉。

此番解釋再次引起眾多留言批評,一位網友表示:「消費者氣的不是你們在影片說什麼奶粉,是你們的影片把『糖』誇大化、 誤導媽媽們。」

媽媽餵點名奶粉含糖量高 美強生、亞培發聲

媽媽餵在道歉聲明中附上「美強生」、「亞培」2大品牌奶粉的營養標示,指內容「100克有40到50克都是糖」,再引爭議。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美強生在官網公告聲明回應,對於近期相關不實報導,不排除依法提起民、刑事訴訟。美強生堅持母乳為嬰兒最佳營養來源,嬰兒配方是作為母乳不足或無法哺餵時替代且安全的營養提供選擇,「我們所有嬰幼兒配方產品均符合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相關規定。」配方中的碳水化合物為嬰幼兒必需的營養成分,是身體組織和細胞能量的主要來源,與其他營養素共同支持寶寶身體的發育與成長。

亞培透過公關公司提供聲明表示,經科學實證的嬰幼兒配方可為寶寶提供均衡完整的營養與健康支持,目前在市場販售的亞培嬰幼兒配方,同時符合食藥署公布的說明;所有用於製造亞培產品的原料,皆通過嚴格的品質與食品安全審查,消費者可安心使用。(編輯:林廷軍)11408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曾之喬自揭母乳偏少 放輕鬆量力而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