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廚餘蒸煮即時監測估年底前裝設 相關法規待協調

2025/11/7 19:34(11/7 21:1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高雄廚餘養豬場蒸煮情形。(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高雄廚餘養豬場蒸煮情形。(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7日電)廚餘養豬禁令尚未解除,環境部研議,使用廚餘的養豬場應加裝即時監測設備,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表示,預估年底前可裝設完畢。不過,相關法規如何訂定,環境部和農業部待協調。

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接受媒體聯訪,談到這次非洲豬瘟疫情,暴露出豬農未確實蒸煮廚餘、相關檢查也未落實等問題。他說,環境部已規劃針對使用廚餘的養豬場,全面加裝溫度探針與即時監測設備,預計年底前可裝設完成,且有警示功能。

彭啓明說,未來包括環境部、農業部、地方主管機關,都可即時掌握豬農蒸煮廚餘資訊,彌補檢查人力不足,相關設備政府會給予補助。

至於強制加裝監測廚餘蒸煮設備的相關法規,目前農業部與環境部有不同看法。

環境部希望農業部以修正公告方式,讓飼養豬隻規模達200頭以上的農場,在加裝記錄溫度與時間的即時監測設備後,可很快恢復用廚餘餵豬。但農業部認為,廚餘餵豬屬於廢棄物再利用,應由環境部修改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辦法。

農業部在農業委員會時代,曾依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及「飼料管理法」,公告自民國110年10月1日起,禁止搬運廚餘至豬隻飼養場所,但畜牧場登記或畜禽飼養登記的飼養規模達200頭以上,且廢棄物經地方環保主管機關依廢棄物清理法規定核准再利用者,不受限。

環境部統計,全台使用廚餘養豬的案場430多家,約占所有養豬場8%;113年全國廚餘總產生量約77.2萬公噸,約48.3萬公噸以飼料化處理餵豬。(編輯:吳素柔)11411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非洲豬瘟解禁 卓榮泰:邊境管理只會更嚴絕不放鬆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