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花蓮日出大道機車族屢摔車 縣府研議增路面摩擦力

2025/7/7 17:56(7/7 19: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花蓮縣政府在市區自由大排上興建「日出香榭大道」,後改名「日出大道」,中央為行人徒步區,兩邊各有約5.4公尺的傾斜車道,但常讓機車族摔車;縣府建設處說,將增加路面粗糙度提升摩擦力。中央社記者李先鳳攝  114年7月7日
花蓮縣政府在市區自由大排上興建「日出香榭大道」,後改名「日出大道」,中央為行人徒步區,兩邊各有約5.4公尺的傾斜車道,但常讓機車族摔車;縣府建設處說,將增加路面粗糙度提升摩擦力。中央社記者李先鳳攝 114年7月7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7日電)花蓮縣府在市區興建日出香榭大道,花崗石鋪面2側傾斜,昨天發生2起摔車,議員楊華美諷「香斜大道,鄉親摔不停,縣府無動於衷」。縣府建設處說,將增路面粗糙度提升摩擦力。

花蓮縣政府耗資新台幣6億多元在市區自由大排上興建「日出香榭大道」,後改名「日出大道」,但從計畫、施工到完工屢生爭議。其中,縣府在2016年間耗資近2億元把自由大排水溝(紅毛溪)加蓋,當年就引發中央與部份民眾反對,但在時任縣長傅崐萁堅持下完成加蓋工程;後來再斥資4億多元興建約1公里長的「日出大道」,上面鋪設黑、白色花崗石板,因箱涵高出路面30幾公分,鋪上石板後傾斜的路面成為各界抨擊焦點。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大道中央的「平面」為行人徒步區、兩邊各有約5.4公尺的傾斜車道,但常讓機車族摔車,下雨天更容易打滑摔倒,昨天丹娜絲颱風帶來降雨,就有2名騎士摔車,民眾在網路社群貼文抱怨,無黨籍縣議員楊華美、民進黨籍縣議員胡仁順都發文批評大道不安全。

對此,縣府建設處長鄧子榆表示,改善此路段天雨路滑問題,將在花崗岩鋪面加工增加粗糙度提升摩擦力,以及研議在路口處裝設警示設施,當感應到有來車時,提醒用路人提前減速。(編輯:李淑華)11407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