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5年5月號
綠領人才已經成為台灣當前的職場新星。《全球中央》雜誌5月號封面故事〈綠領新世代〉深入報導綠色工作前景與趨勢,也了解台灣各大學加速開設永續課程、企業祭出百萬年薪搶才,同時走訪彰化最大「綠色牧場」,看畜產綠領如何將糞肥化為綠金。
全球中央2025年5月號

大學加速培養綠領新血  文科學生跨系所搶修課

2025/5/7 11:09(5/15 11:0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臺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和企業攜手,讓修課學生實際演練AI碳管理實務。(中央社許秩維)
臺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和企業攜手,讓修課學生實際演練AI碳管理實務。(中央社許秩維)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對於有意投入綠領市場的學生,臺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建議實作能力很重要。雖然取得證照代表專業能力,但拿了證照卻沒實踐過,就像考到駕照卻沒有上路。

文/許秩維 (中央社記者)

節能減碳和永續管理近年來已成為顯學,讓企業對綠領人才需求大增。不少大學積極布局,開設相關課程育才,並鼓勵學生考取證照,增加就業競爭力,搶進綠領市場。

人文科系學生也來修課  AI碳管理實作接地氣

根據1111人力銀行盤點2025年10大亮點工作,其中如環境工程師、碳盤查管理師都和減碳或永續議題相關。隨著淨零減碳、碳盤查、ESG等議題持續發酵,也讓綠領人才職缺前景看漲。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於112學年更名為「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提供生態、企業、氣候變遷、永續教育等各方面學習,同時開設碳管理課程,希望培育學生成為碳管理時代的準專業人士。

臺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表示,因應氣候變遷和淨零減碳趨勢,他開設碳管理課程,希望帶領學生瞭解氣候變遷與碳排放領域的科學,熟悉溫室氣體減量、碳權、永續治理等各方面知識;目前這個領域仍在起步,如果能占得先機,就有機會成為其中佼佼者。

在課程內容設計上,葉欣誠說明,除了帶領學生瞭解永續管理實務、碳排放、氣候變遷與低碳轉型趨勢、企業觀點的碳管理等理論外,他也會安排實作,例如碳盤查實務計畫等,讓學生藉由實際執行瞭解企業需求,進而找出解決方法。

葉欣誠觀察,雖然課程開在永續所,卻吸引許多跨領域學生來修課,包含人文社會科系。修課學生在學習中較常卡關的部分,主要是化學知識,但只要重新複習就能跟上;在學習碳盤查等知識時,也不會用太多困難的數學去刁難大家。

為了讓學生更接近業界,葉欣誠和碳管理企業「希達數位」合作,讓修課學生透過AI碳管理平台實際演練碳管理實務,並邀請業師分享,搭配實際企業案例練習,提升學生規劃、操作、溝通與整體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更能掌握企業需求。

對於有意投入綠領市場的學生,葉欣誠建議實作能力很重要,雖然取得證照也是代表專業能力,但若拿了證照卻沒有實踐過,就像考到駕照卻沒有上路。因此他在課程中安排實作練習,培養學生實際執行能力,讓學生修完課後的相關專業能力不輸給考取證照者。

校園推動綠色通識課程  開拓永續視野接軌國際

因應綠色風潮,大同大學也在校內推動綠色課程。除了基礎通識課程,還有事業經營系開設的「綠色經濟與永續管理」課程。

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系助理教授方怡文表示,通識課程涵蓋再生能源管理、綠色永續管理等範疇,希望透過課程內容介紹,讓一般學生能對永續概念有基礎知識,知道在氣候變遷影響下節能減碳的重要性,藉此傳達永續重要概念,同時讓學生認識碳盤查、產品碳足跡等。

為了進一步培養綠領人才,方怡文指出,事業經營系也開設「綠色經濟與永續管理」選修課,讓學生瞭解綠色經濟的基本知識,以及各國因應氣候變遷的相關法規或做法,並進一步介紹溫室氣體盤查、碳足跡、節能減碳路徑規劃等內容。

方怡文提到,由於永續和減碳議題與時俱進,課程也帶領學生瞭解國際公約和世界各國法規走向,以及企業如何因應減碳、可能面臨的挑戰和困難等,才能知道企業未來需要什麼人才,以及需要具備的知識和技能。課程鼓勵學生配合政府政策,考取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等相關證照,為自己的就業競爭力加分。

產學合作推動低碳旅遊  培養π型人才跨域學習

除了專業課程外,方怡文舉例,一般課程也會融入低碳、節能等概念,鼓勵學生創意發想,或是舉辦相關競賽,鼓勵學生實作;同時結合學校的育成廠商,推動低碳旅遊,讓學生透過親身體驗,對減碳更加有感。

方怡文觀察,現在有很多綠色相關職缺,例如綠能規劃師、綠色材料研發工程師、低碳製造管理師、綠色產品開發工作等,相信未來很多產業都會融入「綠色」元素。她也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將自己的所學專業結合綠色議題,成為多元專長的「π型人才」。 

雖然很多學生對綠領市場感興趣,但方怡文發現,有些學生修課到一半就打退堂鼓,主要是認為計算太困難,但其實最重要的是建立觀念、知道如何導入和執行流程;至於計算能力,可善用許多工具來輔助,不應成為踏入綠領市場的絆腳石。由於綠色經濟、永續等議題是現在進行式,學生也要不斷汲取新資訊,時時關注產業最新動態,才能掌握最新脈動和企業需求。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歐盟淨零拚綠色製造  12大綠色人才前景看漲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