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5年10月號
全球地緣政治動盪加劇,美國總統川普強調提高軍事力量以防範威脅,歐洲各國掀起軍備升級潮,韓國把國防產業視為「新經濟成長引擎」,台灣軍工護國神山也逐漸成形。《全球中央》雜誌10月號封面故事〈新軍火經濟〉深入分析軍工經濟最新趨勢。
全球中央2025年10月號

最美校園東海大學 以濃厚人文氣息迎接AI

2025/9/24 16:21(10/1 10: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擁有電機和教育跨領域背景的張國恩提出AI時代三個重要能力。
擁有電機和教育跨領域背景的張國恩提出AI時代三個重要能力。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過去被認為以人文社會學科為主的東海大學對於AI來臨卻能快速反應,幾乎是在一年內作出創新改變。張國恩與老師們溝通,生成式AI會成為「人文社會學科再造的一個非常重要因素」。

文/馮昭          攝影/鄭清元

說到「最美大學」,在台灣不能錯過位於台中的東海大學。東海校園的美不僅是擁有大師作品――路思義教堂,美在蒼鬱林木與建築之間的自然融合,美在濃厚的人文氣息。

夏日正午時刻走在東海文理大道,微風吹散暑氣,兩旁雖說是行政區,建築群高度幾乎都在樹梢之下,透出的氛圍更像傳統書院。校長室在二樓,也是這棟建築的頂樓,穿著短袖白襯衫的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坐在開著門窗、自然通風的會客室裡,談起即將70歲生日的東海大學在教育創新等各方面的改變。

重視培養學生競爭力 繁星特殊選才雙創新高

少子化時代,許多學校煩惱招生,而東海大學在繁星推薦與特殊選才則是雙雙創新高。張國恩說,學校經費有限,但會盡可能運用有限資源,讓學生在學習上有感;有感之後,如果畢業後就業好,自然有磁吸效果。所以東海不會刻意用招生的角度來看,最重要是如何培養學生競爭力。以前如果培養的能力為1,因為少子化,為了讓國家競爭力提升,「我們要培養有1.2的能力」。

張國恩期勉東海成為一所追求卓越的大學,必須設立標竿、學習標竿與超越標竿。他說明,標竿不是找一所國外大學一對一比較,而是學人家的優點。每一個系所學習對象都不一樣;「只要標竿學校現在比我們好,我們五年內可以達到的,就是我們的標竿」;當超越之後,再學習另一個標竿學校,不斷地進步。

建議選系首重「適性」 東海文理生都要學AI

張國恩曾放棄就讀北市明星高中,選擇就讀技職體系的臺北工專電機科、臺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後來進臺灣大學電機系攻讀碩、博士,畢業後至臺灣師範大學任教。從技職轉往教育,將電機、電子專業與教育專業跨域整合。卸下臺師大校長職務後,在三年多前再接任東海大學校長。

提及求學工作經歷,張國恩說,早年資訊不像現在這麼多,沒有網路,連電視都看不到,選擇技職是覺得畢業能找到工作,沒想到有一天會作學術研究。到了臺師大,想如何將資訊科技應用到教育,換跑道過程中,「我覺得教育很有趣啊。因為是屬於人的問題,更溫暖」,所以從事教育相關研究很長一段時間,對教育更為理解之後就不排斥教育行政。他說,很多事「時間到了就自然會有一條路等著你走」。

現在的學生資訊多,擔心人文社會科系就業難,希望追熱門科系,又煩惱「理工學科不愛我」,反而變成選擇困難。

張國恩分享了自己未預設學術生涯、卻順其自然發展成為教育工作者的經歷,並以母校臺北工專的礦冶科為例指出,當年很多人不敢念的領域,「怎麼知道現在發展材料那麼重要」?他建議學生選系「適性」比較重要,喜歡就去讀,喜歡才能夠投入、才會發展得更深入。因為未來的產業發展很難講,世界變化太快了,沒有人能預測。

張國恩對社會組學生的建議是,在人工智慧(AI)時代,跟專業結合,有AI素養、會使用AI工具,以後發展會更大。很多人對生成式AI的誤解是,只看到硬體面,沒有看到應用面。應用面的工作可能有95%的機會,只是現在不知道有哪些應用。未來不是只有理工科的AI人才要培養,更大的是應用AI,各行各業都會有,產值會更高,所以各科系學生要利用機會提升AI素養。

大一通識課程改革 中文系老師教對話AI  

從事教育工作,張國恩經歷多次科技發展對教育的改變,「先是個人電腦輔助學習、多媒體教學,然後網路時代來了,AR/VR時代又來了」。接掌東海大學,正值生成式AI興起,「幾乎各個領域的教學都會受影響」。

而過去被認為以人文社會學科為主的東海大學對於AI來臨卻能快速反應,幾乎是在一年內作出創新改變。張國恩首先與老師們溝通,生成式AI會成為「人文社會學科再造的一個非常重要因素」,「我們的AI素養應該是什麼樣子,必須重新定位」。

擁有電機和教育跨領域背景的張國恩提出AI時代三個重要能力,一是專業知識,有足夠專業知識,才能與AI對話;二要學會問問題,而且要學會跟AI討論;三是AI回答的內容,是否有能力批判它?他分析,三個重要能力當中,專業一定是各系、各學科培養;要會問問題、與電腦對話,要如何思辨,這要有課程訓練。

「我們一開始想到大一中文」,張國恩說,中文就是在描述,敘述某一件事情就是在問問題;問了問題之後,AI會回答,「那我們是不是要思辨」?所以這跟文學創作有高度關係。大一中文是全校必修課,培養兩個能力之後,配合各系的專業知識,「AI時代三個重要能力就培養出來」。

然而,「AI總還是工具」,工具要會用,東海大一資訊課也改成生成式AI思維以及工具應用的相關課程。

張國恩說,技術面、工具面、能力面都考慮到,所以可構成一個具有說服力的環境。AI素養、能力由中文系老師培訓,資訊老師教使用工具,這是很特殊的。「中文系的地位是不是就提高了,人文社會學科老師地位是不是就提高了」?東海中文系老師年輕,可以接受新觀念、新做法,大一中文課程統一化,不是教文言文,專任、兼任老師都先接受AI相關培訓,然後教學生。

提升硬體教學環境 校友向心力成強大後盾

課程之外,設備也很重要,張國恩表示,東海改造校園,規劃教學環境、教學創新、學校行政服務AI化共三個面向,採取10個策略發展。除了改變大一的中文課、資訊課,還有許多與AI有關的微學程;並規劃投資新台幣1億元建立教學環境,雲、端以及連接雲和端的無線網路都要夠快,這幾乎把整個學校的資訊化環境全部提升為AI化。

東海校友是經費來源重要力量。校友協助將主機全部提升,使用最新的GB200,由英業達設計製造,讓算力提升數倍;算力提升,資料中心伺服器增加,冷卻系統、電源都要投資;學生用的電腦也必須AI化。

張國恩說,東海去年先與華碩(ASUS)、輝達(NVIDIA)合作建置全台灣第一所大學AI筆記型電腦教室(AI NB教室),幾個月前,新設一間速度更快的AI桌上型電腦教室。一間70台AI電腦教室大約要投入800萬元,兩間教室都是社會系校友賴正秋捐贈,完工後,EMBA校友和校友總會也發動捐贈,預期第一階段就會有六到七間AI電腦教室。

國際生本土化 本地生國際化

「除了要招收國際生,我更強調的是學生可以出去。」張國恩說:「我希望國際生可以本土化,本地生可以國際化。」

眾多國際生當中,國際長廖敏旬印象最深是取得東海「遠離戰火來臺求學獎學金」的烏克蘭學生佩黎德。佩黎德在校期間非常積極,曾代表學校參加臺中市政府的模擬聯合國活動;畢業前被大樹藥局延攬,現在是國際部的幹部。

東海簽了很多姐妹校、雙聯學位,希望本地生勇敢走出去,並且鼓勵「壯遊」。張國恩說,學生提構想,與學習規劃師討論,規劃出一年或半年到海外的計畫,學校會配合提供獎學金。

廖敏旬說,新學期還與泰國天主教名校易三倉大學(Assumption University)攜手EMBA雙聯學位,打造目前唯一專為台商設計、全中文授課的高階經管課程,為東協高教合作開創新模式。

*看單篇不過癮?《全球中央》紙本雜誌、電子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實體雜誌銷售:誠品書店
*電子雜誌銷售平台:中央社電子書城亞馬遜書城Google Play圖書凌網電子書華藝電子書Hami書城KOBO博客來電子書讀墨電子書讀冊生活電子書城BOOK☆WALKER聯合讀書吧Kono電子雜誌momo購物網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智慧驅動 銳眼領航 港務公司開創數位新時代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