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英雄1/遠流出版50年 王榮文:信任是出版社最珍貴資產

一部好的作品需要眾人通力合作,除了鎂光燈前表演者的努力,幕後人員的付出更是功不可沒,也應該得到肯定,中央社推出「幕後英雄」專欄,每週三固定推出這些英雄的故事。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8日電)今年是遠流出版社成立50週年,董事長王榮文表示,做出版、做編輯,最重要的是要得到信任,不論是得到作者還是讀者大眾的信任,「這是一個出版社最珍貴的資產」。
王榮文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表示,「所謂信任,不是告訴人家你很誠實、我的出版社會按時給你版稅,而是要跟人家證明你有能力賣書,有創意,能替作家創造聲望,讓作家名利雙收」。王榮文說,他跟金庸近40年的交情,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
遠流出版社於1975年成立,50年來出版許多暢銷書,捧紅無數作者,從薇薇夫人、三毛、金庸到禪繞畫,從「遠流活用英漢辭典」、「中國歷史演義全集」、柏楊版「資治通鑑」到日本戰國群雄套書,總是不斷創造議題。
遠流的行銷手法更是常開風氣之先,從郵購、套書到叢書雜誌化,屢創銷售佳績。網路時代來臨,遠流率先於1997年成立「金庸茶館」、「遠流博識網」等網站,與時俱進。王榮文在出版業耕耘數十年,並在2008年獲得金鼎獎特別貢獻獎。
細數自己的出版之路,王榮文說,他從小就是一個愛看書的小孩,上學途中總是去逛書店,看「5角不限本」的書(花5毛錢就能看所有的書),日記裡還寫著以後開一家書店要如何如何;就讀南二中時他擔任校刊編輯,讀政大教育系時主編系刊「杏壇」,認識了吳靜吉博士;後來為了一圓記者夢,跑去教育部刊物「海外學人」當學生記者,認識了總編輯鄧維楨。
「大三時鄧維楨問我畢業後要幹嘛?我那時腦袋想著5個行業,卻隨口跟他說想做出版,沒想到他一直記在心上。」王榮文退伍前半年接到鄧維楨來信,跟他說「我們一起來做出版吧」,一開始先創辦「太平洋雜誌」,後來與沈登恩合夥開遠景出版社,到1975年成立遠流出版社,「我跟鄧維楨學編輯,跟沈登恩學做生意。」王榮文自此參與了台灣出版風風火火的年代。
然而遠流的誕生,源於兩位老大哥鄧維楨、沈登恩意見不合,鄧維楨想出「拒絕聯考的小子」,沈登恩不想,後來他們決定開新的出版社、由王榮文掌管,不想出的書就丟給他出。
不過王榮文不願被小看,第一年不但推出「拒絕聯考的小子」,還在吳靜吉牽線下,出版薇薇夫人「情感與人生」,深受許多女性讀者及工廠女工的歡迎,為當時工業化環境及女性步入職場面臨各種問題,找到紓解的窗口。
此後遠流的出版路線大開大闔,從不自我設限。王榮文表示,「詹宏志跟我說,我們做出版的就是跟社會對話,其實從一開始,『遠流』就一直在跟社會對話」。
王榮文謙稱自己不是一個有才能的人,只是有幸和許多貴人相遇,組成「鐵三角」,「所謂鐵三角不一定3個人,有時是1個人,有時是一群人」。遠流50年來延攬無數人才,包括詹宏志、陳雨航、周浩正、郝廣才、蘇拾平、莊展鵬等人,都為遠流不同時期創造紀錄。
走過半世紀出版路,王榮文坦言不知該怎麼慶祝才好,畢竟出版業處在一個相對不太光輝的時刻,後面的路要怎麼走下去,同業們都在找答案,每個人都在尋求改變,但他始終懷抱初衷,「創業維艱,守成不易,只因好玩,才能永續」,期待大家一起把出版弄得更好玩。(編輯:張雅淨)1141008

- 遠流出版50年 王榮文:信任是出版社最珍貴資產2025/10/08 10:27
- 2025/10/01 10:52
- 2025/09/17 09:2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