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AI女星問世惹好萊塢焦慮 催生者稱全新創作工具

2025/10/8 09:0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宏翰洛杉磯7日專電)人工智慧(AI)女演員蒂莉諾伍德問世,引發好萊塢演員與工會反彈,擔心真人演員失業、電影的藝術價值遭破壞;但催生的製作公司主張,AI是創作工具,就像木偶戲、動畫一樣,不會取代真人演出。

不存在真實世界的「女演員」蒂莉諾伍德(Tilly Norwood)近日成為好萊塢與美國媒體的熱門話題,這個AI虛擬角色的創作者宣稱,她將是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接班人。

這個AI角色由英國倫敦的AI製作工作室Particle6打造。這間工作室的負責人、荷蘭演員兼製作人艾琳范德費爾登(Eline Van der Velden)9月27日在蘇黎世發表作品,宣稱不少經紀公司聯繫,有意簽下這位「虛擬明星」。

AI演員的問世無論是刻意製造噱頭,或是真心想推動電影創新,美國媒體指出,這話題是好萊塢高層近來關注的焦點;電影公司必須思考,AI人工智慧在未來幾年會如何影響影視產品。

美國演員工會暨美國廣播電視演員工會聯合會(SAG-AFTRA)對於這個AI演員的問世發出嚴厲譴責,批評其涉及倫理與法律問題。

演員工會聲明指出:「明確地說,蒂莉諾伍德不是一名演員,她是由電腦程式產生出來的角色,該程式使用無數專業演員的作品當作訓練材料,沒有取得授權或付出任何補償金。」

演員工會抨擊,AI演員「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創造問題」,不僅威脅真人演員的生計,更會貶低影視作品的藝術價值。多名好萊塢演員透過社群媒體發出震驚、反對的聲音。

儘管面臨演員的反對聲浪,AI演員的催生者艾琳范德費爾登為她公司的產品辯護,稱AI演員不會取代真人,而是新的工具,像是一種新的畫筆,「就像動畫、木偶戲或電腦特效(CGI),都曾經開創新的可能性,不會影響真人演出」。

她表示:「AI只是另一種想像與建構故事的方式。」她認為創作AI演員是一個結合想像力與製作能力的工作,就像畫出一個角色、撰寫劇本或打造一場表演一樣。

她強調,儘管蒂莉諾伍德現身的首部短片「AI節目主管」(AI Commissioner)是百分之百AI生成,但角色的誕生仍然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技術反覆試驗。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這部短片用黑色幽默的手法嘲諷未來的電視產業,想像節目主管、編劇和演員都被人工智慧取代的情形。短片在Youtube上架2個月獲得47萬觀看次數,不過部分流量來自對AI演員的爭議,不少留言指出影片瑕疵,包括畫面模糊、台詞僵硬不自然。

儘管AI演員取代真人的情況尚未發生,但當好萊塢面臨財務壓力,電影院觀眾流失、製作成本攀升,反對者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AI演員不需要領錢,亦非工會會員,更不需要供應餐點。更重要的是AI演員永遠年輕、永遠不會累,也不會鬧出任何公關危機。(編輯:韋樞)114100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