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蕭秀琴書寫「風物季語」 探索台3線客庄風土人情

2025/7/19 11:19(7/19 11:3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作家蕭秀琴近期出版「風物季語」一書,以78篇短文帶領讀者探索台3線客家庄與台灣風土密不可分的關係。中央社記者邱祖胤攝  114年7月19日
作家蕭秀琴近期出版「風物季語」一書,以78篇短文帶領讀者探索台3線客家庄與台灣風土密不可分的關係。中央社記者邱祖胤攝 114年7月19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9日電)客家人如何落地生根、拓展人生、與四季相映唱和,作家蕭秀琴近期出版「風物季語」一書,以78篇短文帶領讀者探索台3線客家庄與台灣風土密不可分的關係。

根據貓頭鷹出版發布新書資訊,要看見真正的台灣客家庄,就必須知道「浪漫台3線」,這是一段自桃園平鎮到台中新社,全長150多公里,全線依雪山山脈西緣而行的路徑。

新書資訊指出,在此地生活的客家族群,從飲食習慣到年節祭典都有與眾不同的獨特性。客家人在兩三百年前自島嶼西部港口上岸,途經流域丘陵往山區逐漸拓殖所累積傳承下來的傳說,就是本書各篇章訴說的故事。

本書圍繞著客家飲食鋪陳,作者以視覺、聽覺考古,以味蕾穿透客家人的人生價值。像是客家沒有菜尾湯,卻有「菜頭菜尾」的概念;在家庭菜園仍然存在的台3線上,起鍋前才去菜園採一把香料一束青菜加到隔夜菜裡,就是一道新菜;豐裕的生活環境,對突然而訪的客人只是多一雙筷子的事。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蕭秀琴2018年出版「植有武威山茶的小屋」,開啟以日本時代為題的書寫,2019年「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2022年「料理風土:在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出客家飲食」是飲食與台灣史創作。

本書繪者彭雅倫生於苗栗海線,老家新竹客庄,自倫敦取得視覺傳達與時尚策展碩士學位,曾任英國V&A Museum Friday Late 策展人,曾獲「客庄在地記憶徵件」的百萬首獎。(編輯:李亨山)11407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