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吃了東西還是餓 原因可能是什麼?

2016/10/6 14:4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6日電)平常肚子一餓,大家第一個想法可能就是「該吃點東西了」。但如果是正在減重的人,就算肚子餓了,大概也不想馬上就找食物來填肚子。何況,並非填了肚子就能消除飢餓感。你知道原因何在嗎?

日本網站「ITmedia healthcare」指出,人之所以感到肚子餓,是因為身體發出訊號表示:「沒電了,快給我充電,不然沒力氣活動了!」此時只要來點足以成為能量的食品,讓肚子滿足,沒多久又是活龍一尾。

只是,營養不足也會產生飢餓感。例如明明三餐都正常吃,可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時,可能就是缺乏某種養分造成,只要多加攝取,自然會「痊癒」。但造成肚子餓的原因不只這些;體內水分不夠或睡眠不足也會產生飢餓感。

以睡眠不足為例,睡不著或長期失眠所累積的壓力,會讓身體起抗拒反應,造成胃部分泌一種引人食慾的賀爾蒙「類生長激素」。一旦身體判斷受到「睡眠不足」很大的影響,就會努力製造空腹感,以求得到碳水化合物等熱量。

不只如此,向大腦傳遞飽足感的賀爾蒙「瘦蛋白」的分泌量,也會因睡眠不足而減少。因此,就算三餐的量吃得和平常一樣多,但因睡眠不夠,為了得到更多能量,身體只好發出肚子餓的求救信號。

綜合上述,正在和減重搏鬥者即便肚子餓了,建議在吃一些會在體內轉換成脂肪的食物之前,先確認一下飢餓感是否由缺水或睡眠不足引起,免得徒勞無功。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