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也產奇異果 9分至全熟採收酸甜比例勝進口
2025/11/10 13:05(11/10 14:06 更新)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0日電)台灣也有生產少量奇異果,種植在竹苗及台中山區。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場今天發布新聞稿,台灣的奇異果達9分至全熟才採收,比進口的奇異果通常7到8分採收,酸甜比例更完美。
苗栗區農改場表示,台灣的奇異果俗稱彌猴桃,9月中旬開始陸續進入盛產期,因產量少,在市場上很搶手。
苗栗區農改場指出,奇異果樹喜好冷涼環境,台灣奇異果主要種植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區,包括:苗栗大湖、新竹尖石以及台中梨山等,農民利用高山冷涼氣候,採行友善環境的栽培方式,甚至不使用化學農藥與肥料,不僅維護自然生態,還造就台灣奇異果獨一無二的天然風味與安心品質。
苗栗區農改場認為,台灣的奇異果風味勝於進口,主要是進口奇異果需要長途運輸,通常在7到8分熟時就先採收,而台灣奇異果可以等到果實在樹上達到9分熟,甚至完全成熟才採收,這時的奇異果糖度更高、果肉更細緻,酸甜比例也更完美。
苗栗區農改場表示,台灣奇異果的採收時間與銷售模式不同,購買時果肉仍保有硬度,建議民眾可將其與會釋放乙烯的蘋果或香蕉一起放入紙袋中,置於室溫下,僅需1至3天,奇異果就會變軟,達到最佳口感;轉熟後若未立即食用,應儘速放入冰箱冷藏,低溫能延長保鮮期約1至2週,讓風味與口感保持在最佳狀態。
農業部統計,113年台灣奇異果產量約133公噸,進口量約3萬多公噸,多半來自紐西蘭,少部分從義大利、中國、美國、法國、日本進口。
苗栗區農改場副場長鍾國雄告訴中央社記者,台灣奇異果因產量少,相對價格比進口的高,苗栗區農改場正推廣種植,也希望從減碳角度,鼓勵國人食用台灣的奇異果。(編輯:管中維)11411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