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原民文化園區35週年 蘇貞昌:續傳優美語言與文化

2022/9/2 14:20(9/2 14:4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李卉婷屏東縣2日電)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開園35週年,舉辦「Kemasi Maza 從這裡開始」特展。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出席活動表示,優美語言、文化傳承下去,不是展覽跟觀光,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做主人。

今天開展的「Kemasi Maza 從這裡開始」特展,表達原民文化園區是全台灣原住民族文化保存及發展重要起點之意。展覽敘事路徑回望園區創立歷程、保存與維護原民文化具體成果、對台灣原民文化當代發展影響,最後規劃有文化知識區,分享園區豐碩出版成果,多元展現園區35年來的成長軌跡及豐富的詮釋能量積累。

蘇貞昌致詞表示,女婿是原住民族中阿美族,每年女兒、孫女都會到台東,穿著原民服裝切豬肉,孫女也只有阿美族名字,並說「我們家到第3代就只有原住民了。」而把優美的語言、文化傳承下去,不是展覽也不是觀光「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做主人」。

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致詞指出,35年前開園時,當天與另位族人來到園區,反對原住民族文化樣板化及商業化,尤其當年的政策是禁止說族語,卻設了一個園區說要保存原住民族文化,更不希望原住民族文化保存與發展只僅侷限在園區內,失去部落主體性,原住民族文化應該要從部落扎根,然後才能發展與國際化。

另外,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也在進行一項「綠珠雕琢再造6年計畫」,目的就是全面提升園區內的軟硬體設備,總經費約新台幣12.1億元,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在今年4月核定追加約3.4億元,是園區創園營運以來投入最多經費的計畫。目前已完成園區道路及停車場鋪面改善、添購電動及環保節能遊園車8台,復建原住民族傳統建築住家展示屋25棟及附屬設施60間。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文化園區由南二高長治交流道下約10分鐘車程,位於瑪家鄉與三地門鄉交界隘寮溪旁,全園區面積42公頃,海拔高度介於145公尺至220公尺,自然景觀優美宜人且富變化。自民國76年開園以來,以保存、傳承、推廣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為目標,在樂舞展演、藝術展覽、文物典藏、傳統建築及文化推廣上有重要貢獻,迄今超過1165萬人次入園。

透過這個文化平台與場域,原發中心肩負族群文化保存與推廣發展兩大使命,迄今已完成採集編製16族的主題樂舞;另外,為推廣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財產權珍貴價值,推動與各族群部落簽訂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財產權非專屬授權工作,持續與地方部落進行文化交流、學習與展演,成為保存與推廣台灣重要文化資產,及原住民族樂舞文化展演重鎮。(編輯:孫承武)111090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