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英港人致函英國首相 籲緊縮對中安全管控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3日專電)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等25個維權組織近日聯名致函英國首相施凱爾,要求將中國納入外國影響力登記計畫(FIRS)的「加強管控」等級,並對與中國、香港有關的國家安全議題採取更強硬立場。
英中關係及英國對中政策近日因為英國國會共諜疑雲、中國在倫敦的巨型使館建案等風波,引起輿論關注。為旅英港人、維吾爾人、圖博(西藏)等社群發聲的民間組織10月31日致函施凱爾(Keir Starmer),提出兩大訴求:讓中國納入FIRS的「加強管控」等級、否決中國新使館建案。
建案一旦落成,中國新使館可望成為歐洲境內最大型外國使館,但建案遭質疑緊鄰重要地下電纜和其他電信設施,且恐成為中共間諜活動和跨境鎮壓巨型基地。英國政府已數次延後對建案的正式裁決,目前暫定發布期限為12月10日。施凱爾近日接受媒體專訪時表態,政府的決策不會受中方壓力影響。
另一方面,主責機關為英國內政部的FIRS今年7月開始實施,目前被納入「加強管控」等級的僅有俄羅斯和伊朗,引發質疑。官員表示,政府尚未決定是否將中國納入「加強管控」。
近日引發英國政壇和媒體風暴的國會共諜疑案,指的是2023年時任國會議員幕僚凱希(Chris Cash)和在中國擔任教師的貝瑞(Chris Berry)於英國被捕,並於2024年4月遭起訴,他們被控向北京提供有損英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資訊、為中方從事間諜活動。
凱希曾任英國國會議員交流平台「中國研究小組」(CRG)研究員和主任。CRG前後任主席、保守黨籍國會議員圖根哈特(Tom Tugendhat)和克恩斯(Alicia Kearns)10月19日曾聯名致函施凱爾,要求施凱爾借助國會共諜案創造的契機,將中國納入FIRS的「加強管控」等級,並制裁與共諜案有關的中方官員,以具體行動證明他對國家安全的重視。
在10月31日給施凱爾的信函中,「香港監察」等組織提到,國會共諜風波顯示,英國政府僅願稱中國構成「一系列威脅」,不願明確定調中國是「威脅」,且以「政府政策」為由,迴避從事實出發,判定中國是否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這樣的作法令人憂心。
信函指出,近期一系列事件發展顯示,既有的英國對中政策無效、有必要「重新設定」,且需建立在更堅定、穩固的基礎上,捍衛核心原則,不畏明確誠實表達中方對英國國家與個人安全的威脅。
信函提到,儘管對中政策和安全議題超越「政黨政治」,近期事件卻凸顯旅英港人等社群一直以來的擔憂:英國政府恐置經貿投資利益於國家和個人安全之上。這些個人包含旅英異議人士,以及約20萬名持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和優惠簽證制度遷居英國、尋求脫離北京和香港當局壓迫的港人。
2023年遭港府懸賞100萬港幣(約新台幣400萬元)通緝的「香港監察」顧問劉祖迪(Finn Lau)說,圍繞國會共諜案的混沌不明情況顯示英國政府目前對中戰略的侷限性。應對國家安全威脅,須採取強而有力措施;英國政府宜採納聯名信函提出的合理舉措,以強化國家安全、抵禦外國干預。
英國國會「國家安全戰略聯席委員會」今天稍晚將舉行聽證會,檢視英中關係及中國對英國安全的挑戰,預定出席應詢作證的包括香港末代總督彭定康(Chris Patten)、英國對外情報機關「軍情六處」(MI6)前行動與情報總監殷克斯特(Nigel Inkster)、領導黎智英國際律師團隊的大律師蓋拉格(Caoilfhionn Gallagher)。(編輯:唐聲揚)1141103
- 旅英港人致函英國首相 籲緊縮對中安全管控2025/11/03 20:00
- 2025/10/29 19:52
- 2025/10/25 10:3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