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菲「用愛彌補」醫療合作 逾60名顱顏患者受惠

2025/11/22 11:27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22日專電)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長庚醫院顱顏中心組成的義診團,16日至21日在菲律賓南部大城納卯市(Davao City)完成了為期6天的跨國醫療服務,讓當地許多弱勢孩童重新展現笑容。

根據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新聞稿,這次「用愛彌補」義診行動在納卯市為16名顱顏患者進行免費重建手術,以及45人次語言治療及評估,整體服務超過60名患者。

義診團由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醫師羅綸洲擔任團長,團員共12人,包括整形外科、麻醉、護理、語言治療及社工專業人員,菲律賓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也派出多名醫師與語言治療師支援。

羅綸洲醫師介紹,相較過去以外科手術為主的義診,此次行動結合手術、語言治療、牙科檢查與社會支持,形成跨科別合作模式,一次完成多項評估與處置,減輕患者舟車勞頓,顯著提升治療效率。

新聞稿引述菲律賓整形外科醫學會前理事長丹席佩克(Bernard Tansipek)指出,台菲顱顏醫療合作已邁入26年,馬尼拉成立的第一支顱顏團隊即源自台灣經驗,對菲律賓影響深遠。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自1999年起即在菲律賓推動國際顱顏醫療合作,協助當地建立團隊、培訓12位種子醫師,並於2021年將服務擴大至菲國南部,每年可幫助超過500名貧困患者接受治療。

基金會今年也捐贈2套攜帶式鼻咽內視鏡,並安排台灣語言治療師分享臨床經驗,以強化菲律賓在地語言治療能力。

中華民國駐菲律賓副代表李廷盛隨團從馬尼拉南下。他說,此次義診象徵台菲深厚的夥伴關係與人道情誼,台灣將持續支持相關醫療與社會關懷計畫,期盼未來深化合作,為更多社區帶來希望。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駐菲代表處在臉書發文指出,當地醫院主管轉達納卯市代理市長塞巴斯汀.杜特蒂(Sebastian Duterte)的感謝,肯定義診團隊帶來的善舉。

美籍醫師羅慧夫於1989年在台創立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致力推動台灣及亞洲顱顏患者獲得全人醫療照護,自1998年起展開國際合作計畫,迄今已為23國培訓近200名種子醫療人員、執行95次國際義診、協助9國建立顱顏團隊,每年協助超過4000名貧困患者。(編輯:陳慧萍)11411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