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國家保密局:有媒體為「盲目求新求快」致洩密

2025/10/13 11:22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3日電)隸屬中國國家保密局的社群媒體帳號「保密觀」在微信公眾號發文,指有媒體洩露國家機密,包括將參考密件中的敏感內容加入新聞報導,批評有媒體「盲目求新、求快」,在新聞編採等環節「打擦邊球」引致洩密,危害國家安全及利益。

「保密觀」微信公眾號10日發文,舉出3個媒體洩密的例子。其中一個是某涉密單位宣傳幹部接受上級單位記者的新聞採訪,在未履行審批手續下,擅自提供涉密文件做參考。該記者為求新聞有原創性,將參考密件中的敏感內容加入新聞報導,經上級審批後發布。該新聞在網路上廣泛傳播,造成嚴重洩密。

另一例子是某國家機關報社人員從機關幹部領取一張存有秘密級材料的光碟,該媒體編輯根據相關資料撰寫新聞宣傳稿,發布後被多個自媒體轉載、解讀、炒作,造成洩密。

另外,一名領導到某重點軍工企業視察工作,當地電視台派記者跟隨報導,記者明知故犯,拍攝仍尚處於保密狀態的新型武器裝備外形,並在新聞中播放,被眾多境內外網站轉載,造成嚴重後果。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文章表示,有供稿單位保密常識缺乏、保密紀律不嚴,未經審查批准,隨意提供涉及國家秘密的訊息。有新聞出版單位及工作人員「盲目求新、求快」,在新聞編採、撰稿、審查、公開等各環節「打擦邊球」,引致洩密,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上述例子中的洩密人士都受到處分。

文章表示,政府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新聞媒體訊息發布快、宣傳範圍廣,但是這些公開訊息往往是外部勢力緊盯的重點,若新聞宣傳把關不嚴、保密審查缺位,則極易造成洩密事件。保密審查是規範新聞報導訊息公開的重要環節。(編輯:陳鎧妤/呂佳蓉)11410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