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路書寫南極之旅 看見「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界限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0日電)作家平路歷經南極之旅,完成「南極‧極南」一書。她說,在南極追尋「重疊的眼睛」,明白自己的矛盾,看見「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界限,人生某道帷幕揭開,一切變得了然明白。
平路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表示,這趟旅行,她期待很久,卻又擔心關於那雙「重疊的眼睛」她是否能感受到,關於探險家們的輝煌旅程,人們都渴望體驗,看到探險家們所看到的,但這些人歷經失敗與死亡,即使明知不會成功,依然勇往直前,這又是為了什麼,這也是她想要在旅程中探尋的答案。
平路表示,她一直不敢寫遊記,擔心寫不出心裡真正的感受,認為沒有人能用語言去敘述那一瞬間的感動,那是文字跨越不過的界限,要讓讀者看了遊記,就以為自己也身歷其境,「這真的很難」。
但這次之所以願意嘗試、放手一搏,如同所有的小說家、探險家一樣,明知可能會失敗,卻依然勇敢嘗試,「那為什麼不試?在南極這樣充滿極限的地方,不管是內心世界還是外在感知,都呈現多重映照的狀態,死亡與失敗歷歷皆是,一切非世俗功業所能評斷,我想試著用文字來表達我所感知的一切。」
平路說,人們閱讀是為了追尋「重疊的眼睛」,期盼能看到寫作者所貼近的世界。同樣地,在南極這樣的地方,曾經出現那麼多探險家,在他們的札記裡看不到放棄的理由,卻感受得到深刻的懷疑,也許這樣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往直前,才能成就永恆。
平路表示,這和人生很像,有時知道註定會失敗,卻依然努力朝向內心的目標前進,其中的矛盾難以解釋,但明白人都知道,如果因為危險而裹足不前,因為一些瑣碎的事而不去碰觸,就沒有機會碰觸到裸露的靈魂,以及生命中最本質的部分。
平路回憶在南極的日子裡,時間感及方向感都和平常不同,讓人感到徬徨、恐慌,然而在那樣的處境之下,有幾個瞬間竟能將生命中破碎的一切串連在一起,這讓她感到不可思議。
就像在旅程中看到的景物,人們張大了嘴巴讚嘆,發現那不是在文明世界看待事物的方法可以評判,愈發覺得自身的渺小,但這個渺小與廣大連結,卻又如此美妙。
平路談到天真,她說,自己一直很著迷於孩子眼睛裡所看到的世界,沒有那麼多分別、分類與阻隔,企鵝眼中所映現的天真,如同狗、父親晚年眼中所映現的;然而,另一方面,當人們讚嘆企鵝可愛的同時,卻也發現大自然沒那麼多慈悲,一個生命就在眼前消失,那樣的殘酷不是文明世界所能打破,不禁慶幸自己不必生活在這樣殘酷的境地。
平路表示,在文明的世界裡,人們朝著以為的目的地前進,然而只有當忘了目的地,才能真正開始享受這趟旅程。
平路說,這趟旅行的意義在於那個瞬間的追尋,她同時希望能迫近困難的邊界,也希望能讓自己全然忘記目的地,進而享受旅行。(編輯:管中維)11410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