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金翎:台灣是中文世界唯一沒有文學審查的自由國度

2025/11/4 14:20(11/4 14:4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美作家兼譯者金翎與譯作「台灣漫遊錄」合影。台灣作家楊双子作品「台灣漫遊錄」英文版,是首本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大獎的台灣文學譯作。中央社記者胡玉立多倫多攝 114年11月4日
台美作家兼譯者金翎與譯作「台灣漫遊錄」合影。台灣作家楊双子作品「台灣漫遊錄」英文版,是首本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大獎的台灣文學譯作。中央社記者胡玉立多倫多攝 114年11月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胡玉立多倫多3日專電)台美作家金翎去年翻譯台灣作者楊双子作品「台灣漫遊錄」,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獎。金翎昨天在多倫多演講中表示,台灣是中文世界唯一沒有文學審查的自由國度,但她也提到,要讓台灣文學作品受到世界更多關注,仍是場「漫長戰鬥」。

金翎此行主要是前來加拿大參加多倫多國際作家節(TIFA),向英語世界暢談推介「台灣漫遊錄」。2日她另受邀參與「書蟲俱樂部」文學講座,面對全場近百位讀者聆聽及提問,金翎有感而發地說:「台灣文學是當今中文世界唯一沒有審查制度的國家;人們可以自由寫出任何想寫的東西,它可以非常好,也可以非常糟,但你可以發表它,毋需任何國家政府告訴你這可不可以接受。」

金翎表示:「台灣文學所以獨特,在於人們可以暢所欲言,這才是文學最重要的意義。如果總是擔心這本書會不會永遠無法出版?會不會因此被監禁或流放?很難想像作者如何能創作出真正具有心理價值的作品,例如對人生的真正思考和評論。所以我認為,台灣文學擁有的廣義上的『自由』,在當今中文世界獨一無二。」

金翎還提到,她同時擁有美國和台灣雙重國籍,但「現在哪個國家的民主更強大?絕對是台灣。在美國,已開始感受到審查,無法真正暢所欲言。美國沒有全民健保,必須時時考慮醫療保險,就是某種不自由。」

金翎表示:「當世界各地民主制度都傾向衰落時,歸功於前人的犧牲,台灣民主化進程迅速剝離威權主義,在許多方面都是正面範例;台灣是過去這一世紀來,成功實施民主制度的極少數範例。」

金翎說:「在民主國家開始轉向威權國家的今日,此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講述如何『摒棄權威主義,實現民主目標』的故事。」

金翎的分享博得現場如雷掌聲。2024年金翎翻譯「台灣漫遊錄」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獎、夏白芳圖書獎(Baifang Schell Book Prize)翻譯文學獎。2023年她還翻譯了由周見信、游珮芸合著,講述白色恐怖受難者蔡焜霖的漫畫「來自清水的孩子」。

金翎表示,最近幾年有一群譯者努力讓台灣文學作品獲得各種形式的關注;但英語世界每年出版的其他語言英譯書籍,只佔全年所有英文出版書籍的3%,這些語言包括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和華語等等;「所以,要向國際社會展示台灣文學,必須付出巨大努力,因為我們是在和世界其他地方競爭」。

金翎指出,過去幾年,每年至少有2或3本台灣文學作品被譯成英文,透過美國和英國商業出版社如企鵝蘭登書屋、哈珀出版社等出版;但「要讓台灣文學獲得更多關注,仍然是一場漫長的戰鬥。」

金翎在這場文學講座中,與多大比較文學中心博士候選人及講師慕夏(Matthew Mucha)對談;該講座首次由台灣在紐約暨多倫多兩地文化中心,結合多倫多大學東亞圖書館、孟克學院、亞洲研究所共同舉辦;僑委會海外青年文化大使(FASCA)擔任志工。(編輯:謝怡璇)1141104

「台灣漫遊錄」英文版譯者金翎(右)與多倫多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候選人兼講師慕夏(Matthew Mucha,左),在多倫多台北文化中心舉行「書蟲俱樂部」文學對談講座。中央社記者胡玉立多倫多攝 114年11月4日
「台灣漫遊錄」英文版譯者金翎(右)與多倫多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候選人兼講師慕夏(Matthew Mucha,左),在多倫多台北文化中心舉行「書蟲俱樂部」文學對談講座。中央社記者胡玉立多倫多攝 114年11月4日
台美作家兼譯者金翎在多倫多大學與多倫多台北文化中心共同舉辦的講座中,分享翻譯「台灣漫遊錄」心得,並暢談台灣文學的獨特性。中央社記者胡玉立多倫多攝 114年11月4日
台美作家兼譯者金翎在多倫多大學與多倫多台北文化中心共同舉辦的講座中,分享翻譯「台灣漫遊錄」心得,並暢談台灣文學的獨特性。中央社記者胡玉立多倫多攝 114年11月4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