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黃斑部病變險奪光明 醫師籲長者每日10秒自我檢查

2025/8/13 16:00(8/13 19:1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院長賴旗俊(左)13日表示,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央,一旦病變恐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初期症狀包含閱讀跳字、字體扭曲、中央視野模糊或黑點,易與老花或視覺疲勞混淆,延誤治療恐導致失明,應及早檢查治療。(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傳真  114年8月13日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院長賴旗俊(左)13日表示,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央,一旦病變恐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初期症狀包含閱讀跳字、字體扭曲、中央視野模糊或黑點,易與老花或視覺疲勞混淆,延誤治療恐導致失明,應及早檢查治療。(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傳真 114年8月13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13日電)黃斑部病變是中老年人喪失視力常見原因之一,濕性病變延誤恐致失明。新北市土城醫院今天表示,危險因子包括高度近視、長時間用眼、黑暗環境滑手機,醫師籲每天10秒自我檢查。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今天發布新聞表示,80歲林姓長者因走路常踢到東西、家人呼喚無反應,被家屬懷疑罹患失智症;就醫發現竟是白內障合併黃斑部病變,經手術治療後,恢復視力並重拾生活樂趣。

土城醫院院長賴旗俊是知名視網膜專家,他表示,黃斑部病變是台灣中老年人視力喪失常見原因之一,延誤治療恐導致失明,應及早檢查與介入治療。

院方說,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央,負責辨識細節與認人影像關鍵區域,一旦病變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初期症狀常由單眼發生,出現閱讀跳字、字體扭曲、中央視野模糊或黑點,易與老花或視覺疲勞混淆。濕性黃斑部病變若延誤治療超過2年,高達9成患者視力惡化至0.05以下。

土城醫院表示,黃斑部病變的危險因子除老化外,包括高度近視、三高慢性病、抽菸、長時間近距離用眼;與黑暗環境滑手機,瞳孔放大讓光線更容易直射黃斑部,造成慢性傷害。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院方表示,黃斑部病變分為乾性與濕性兩類,乾性病變進展慢,需靠改善生活以延緩惡化;濕性病變惡化快,需在眼內玻璃體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若符合健保給付,單眼最多可施打14劑,臨床顯示約8成患者連續注射3劑後,3個月內視力可改善。

賴旗俊建議,每天花10秒進行「睜一眼、閉一眼」自我檢查,利用家中磁磚線條或阿姆斯勒方格表,留意是否出現線條扭曲或中心黑點,才能及早發現、守住視力。(編輯:方沛清)11408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