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1人流感恐波及1/3家人 醫提醒及時用藥阻傳染鏈

2025/8/18 17:13(8/18 18:3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灣「柔道男神」楊勇緯(左起)、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主任馮嘉毅、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18日在衛教記者會提醒民眾流感防治重要性。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4年8月18日
台灣「柔道男神」楊勇緯(左起)、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主任馮嘉毅、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18日在衛教記者會提醒民眾流感防治重要性。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4年8月18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8日電)61歲糖尿病女性患者因肺炎住院,又不慎遭家人傳染流感,導致呼吸困難。醫師今天提醒,研究顯示,只要家有1人染疫,超過1/3家人也會受到感染,及時用藥有助及早中斷傳染鏈。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科主任馮嘉毅在衛教記者會分享,曾有61歲、長期受糖尿病困擾且血糖控制不佳的女性患者,因肺炎住院,經治療病況改善準備出院,不料又突然呼吸急促、胸悶,X光顯示右下肺再度出現嚴重感染,一度血氧持續下降、呼吸困難,最終流感,疑是受家人傳染。

流感病毒傳播,馮嘉毅說明,大家多會注意戴口罩防飛沫傳染,但其實家庭傳播更是流感的主要傳染途徑,研究顯示,只要家裡有1人染疫,超過1/3家人也會受到感染。病程中以出現症狀後前2天病毒量最高,若能在這2天就以抗病毒藥物降低病毒量,能有效改善病況,也有助及早中斷傳染鏈。

「流感等於在慢性病患者原本搖搖欲墜的健康上再加一把火」,馮嘉毅提醒慢性病患者注意流感風險。他引用國外研究指出,流感住院患者在康復後,有14%會在出院後1個月內再次入院,其中又以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糖尿病、中風病史者發生率更高。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許多民眾會誤將流感視為一般感冒,選擇自行服藥或「撐過去」,卻可能在短短數日內病情急遽惡化,進展為住院,甚至需要轉到加護病房治療。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陳育民說明,流感重症病情發展可分為「三部曲」,包含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反應啟動及嚴重併發症3階段。呼籲民眾應在出現發燒、喉嚨痛、鼻炎等輕症期就積極治療,不然若後續病毒擴散至肺部,誘發免疫風暴,嚴重可能進展為病毒性肺炎、敗血症,甚至多重器官衰竭。

慢性病患者風險更高,陳育民表示,慢性病會大幅提高流感併發重症死亡風險。以糖尿病患者為例,其染流感死亡風險是一般人的3.27倍;心臟病族群引發急性心肌梗塞風險則增加6倍。家中若有高風險族群,一旦有人確診流感,應同步觀察其他成員健康,必要時一併就醫,及早投藥,避免傳染。(編輯:管中維)1140818

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主任馮嘉毅(立者)18日出席衛教記者會表示,家庭傳播是流感的主要傳染途徑,研究顯示,只要家裡有1人染疫,超過1/3家人也會受到感染。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4年8月18日
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主任馮嘉毅(立者)18日出席衛教記者會表示,家庭傳播是流感的主要傳染途徑,研究顯示,只要家裡有1人染疫,超過1/3家人也會受到感染。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4年8月18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楊勇緯擔任流感守護者 平時更注重照顧身體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