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畢業門檻調整 成大各系自訂、台大推進階課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2日電)過去多所大學設有英文畢業門檻,近年來各校陸續調整作法,例如陽明交大廢除英文畢業門檻,成大授權各系自訂,台大則規劃必修進階英語課程,英檢成績達標者可免修。
為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或國際移動力,以往大學設置英文(英檢)畢業門檻,通常以多益(TOEIC)、雅思(IELTS)、全民英檢等成績為參照標準,引發部分學生反彈,質疑教育外包。佛光大學、台北教育大學、政治大學等校,自2017年起陸續宣布廢除英文畢業門檻。
陽明交通大學教務長陳永昇告訴中央社記者,根據過去經驗,會被英文門檻卡住畢業資格的學生是非常少數,加上學校科系大都是電資、理工、生醫等,未來職場用到英文的機會非常多,因此決定取消英文畢業門檻,改用積極鼓勵的方式,讓學生潛移默化提升英語能力。
為提供學生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源,陳永昇提到,學校推動多元的英語課程,並透過EMI(全英語授課)課程,建置豐富的雙語環境,讓校園活動和環境逐漸國際化,藉由創造國際化的校園氛圍,讓學生更主動、更有自主性地去學習和使用英文。
成功大學教務長沈聖智表示,為陪樣學生在學術和職場上的英語能力,學校仍希望學生在畢業前能擁有外語專長,但考量各系在學術領域上的差異,學校改為授權各系自行訂定外語能力的畢業指標,除了英語外,各系也可另訂其他外語能力指標,外語需求較低的學系,也可不訂定。
沈聖智指出,為避免學生因英文門檻影響到畢業資格,學校的外語中心也會於暑假開設線上補教教學,幫助學生提升英文能力;學校也抱持開放彈性的態度,並參酌各系所和學生的意見,希望逐步調整,讓學生更自由、更彈性地學習外語。
台大為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除了6學分的大一英文課程,還規定必修進階英語課程,需及格才能畢業,但若英檢相關成績符合規定條件者,則可申請免修。
台大學生李瑞霖認為,學校如果設英文畢業門檻就像疊床架屋,因為高英文需求的科系,可能會有很多英文文本或文獻,對學生的英文要求通常比全校統一的英語門檻更高。
李瑞霖說,英文需求較低或是日文、韓文等其他外語科系,訂定英語門檻導致學生畢業卡關就更不合理,因此建議可交由各系依其專業決定,而非統一規定英文畢業門檻。
中原大學仍保留大學部英文畢業門檻的規定,例如全民英檢中級初試、多益550分以上、雅思4.0以上等標準。
中原大學教務長皮世明提到,學校以理工科系為主,學生畢業後多是擔任工程師,目前職場對工程師的要求也以多益550分居多,學生若達不到這個標準,求職時可能會吃虧,因此這個語言門檻對學生來說是很難逃避的,與其這樣,還不如幫助學生在求學時期就先順利達標。
皮世明表示,要幫助學生達到英文畢業門檻的方法有很多種,除了英文課程外,學校還推動各類英語活動、暑期密集班等,幫助學生通過英檢考試;針對多次未能通過英檢的學生,學校也會安排校內的英文能力檢定會考,比照多益550分的程度來命題,學生事先可利用題庫練習,以順利通過大會考,避免影響畢業資格。(編輯:陳清芳)11410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