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海保署啟動藍碳復育行動聯盟 盼奠定未來推動基礎

2025/11/26 16:4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已亷高雄26日電)海保署今天啟動「藍碳復育行動聯盟」,象徵台灣藍碳治理制度化與系統化,盼藉跨域協作平台奠定未來5年藍碳推動基礎,同時回應COP30藍碳議題,向國內外展現藍碳願景。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說明,聯盟啟動儀式在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舉行,同步辦理「藍碳治理講座」,吸引近80名中央部會、地方政府、研究機構及團體代表參與,宣告台灣藍碳生態治理跨域協作平台啟動。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長陸曉筠說,藍碳生態系在提供棲地保育、涵養生物多樣性、海岸保護、水質改善及文化與社區生計等多重生態系服務,已成為全球海洋治理的核心議題之一。

陸曉筠表示,今年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發現沿海及小島國均高度關注沿岸藍碳生態系於「自然為本解方」、「海岸韌性」、「氣候調適」及「社會共益」等面向的角色。

陸曉筠提到,台灣持續與國際同步,近年布局藍碳科學量測、治理機制與復育行動,包含海委會與農業部共同完成藍碳方法學建構,並制定台灣「紅樹林與海草床碳匯測量標準作業程序(SOP)」,為台灣推動藍碳政策奠定重要科學基礎。

海保署發布新聞稿表示,聯盟旨在加速藍碳方法學落地應用、推動海草與紅樹林復育技術研發與示範、深化地方政府、社區及部落參與治理、推廣藍碳教育,連結企業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與國際趨勢等,回應COP30強調的「跨尺度治理」、「社會參與」與「在地行動」精神。

海保署表示,聯盟整合中央、地方、學術能量、在地產業及場域,將於民國115年至119年間擴大藍碳生態系調查範圍、推動示範區共管與地方治理模式、企業合作導入ESG藍碳生態系復育作為等部分,此方向與COP30針對「基於自然的氣候解方」與「沿岸社區韌性」等國際論述一致,盼提升台灣在全球藍碳治理能見度與貢獻。(編輯:黃名璽)114112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