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台北雙城故事展開幕 庶民生活成主軸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26日電)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尚未完全確定,「上海台北雙城故事展」今天先在上海開幕,展現兩地庶民生活連結。台北市議員秦慧珠致詞時說,越是艱困越要展現雙方「金石一般的友誼」。
由上海市台辦新媒體中心主辦的上海台北雙城故事展26日在上海圖書館開幕。
上海市台辦主任金梅致詞時提到,台北和上海兩座城市在歷史長河中保持千絲萬縷的關係,尤其是2010年以來連續舉辦15年的雙城論壇,更促進兩座城市的交流、人與人的交流。
她說,今年上海全市舉辦了超過500場的交流活動,覆蓋了科教、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個領域。上海方面將繼續打造像雙城故事展這樣的平台,鼓勵更多普通人成為交流的主角,讓「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更深入人心。
秦慧珠致詞時,從文化人物與民生飲食等細數上海與台北之間的連結,並提到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時代創辦的雙城論壇牽動了兩岸更多的交流交往,15年來已經簽訂了40份協議,增進兩城更多的友情和進步。
她還特別引述台北市長蔣萬安2年前在雙城論壇開幕式說的「雙城好,兩岸好」,稱越是艱困的時刻,越要展現雙方「金石一般的友誼」,更多的交流交往可以化解誤會。
「上海台北雙城故事展」今年邁入第2屆,策展人麥子(本名梁忠)受訪時說,這次展出的119幅作品中,絕大部分仍是來自上海的創作者,包含專業人士和市民藝術家,台灣的創作者僅4名,但相對於第一屆已有增加。
策展過程中最大的困難,他認為是大陸人對台北不夠了解,一開始會不知道要畫什麼,為此他花時間與每位創作者交流、激盪。
來自台灣的麥子在上海已經生活了20年,認為上海和台北都是他的家。他說,無論政治立場和認同如何,民眾間的交流不需要仇恨。台灣一些人很擔心被對岸「統戰」,「為什麼不能覺得自己也有很多很好的可以交給大陸這邊?你也可以去影響對岸。」
他舉例,大陸的市民熱線和垃圾分類都有從台灣取經,甚至連一些流行語也受台灣影響,很多台商的食品已經深入大陸民眾的日常生活。
比起第一屆,這次展出規模更大,展場還設有模仿台灣夜市的攤位,展現文化創意。台灣書法家協會會長沈榮槐等人也從台灣前來參加本屆上海台北雙城故事展。(編輯:陳鎧妤)114112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