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龍接受日媒專訪 呼籲打造「台日菲安保框架」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14日專電)日本「產經新聞」今日刊出外交部長林佳龍專訪,呼籲位處第一島鏈的日本、台灣、菲律賓建立安保合作框架,以遏止中國在灰色地帶侵擾、假訊息與破壞海底電纜等新型威脅。他並表示與日本自民黨新總裁高市早苗相識已久,若高市出任首相,期盼日本在印太發揮更強領導。
林佳龍受訪指出,日本、台灣和菲律賓面臨來自中國的新型態威脅,例如灰色地帶侵擾、假訊息以及破壞海底電纜等。第一島鏈上的民主國家建立「協調、分工和合作的框架」,將能與美國主導的遏制中國陣營團結一致。
對於自民黨選出新總裁高市早苗,林佳龍表示與高市為舊識,稱讚她「具有先見之明及決斷力」。如果高市早苗當選首相,期待日本能在印太區域發揮領導角色。
林佳龍呼籲應將台日關係提升到新層次,建立互補的「全面夥伴關係」,共同合作投資菲律賓等第三國市場。並期待日本在台灣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過程中發揮領導作用。
林佳龍認為,如果台日同時推動簽署「經濟夥伴協定」(EPA)和其他協定的談判,雙方的國際談判力將會增強。
對外界擔憂美國總統川普可能把台灣議題當作對中談判籌碼,林佳龍強調,美國社會與國會對於台灣的支持具跨黨派共識;美台關係雖受美中互動影響,但美台關係並非附屬美中關係之下,對於美國安保而言,台灣為必要性存在。
林佳龍說明今年積極在聯合國大會期間訪問美國紐約,或出訪日本和菲律賓等非邦交國家的原因,表示「民主國家再也無法默認中國扭曲『一個中國』原則,在國際上封殺台灣」,「我擁有私人旅行自由,採取務實有彈性方式進行訪問」。
對於相隔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國國務院等今年9月首次正式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羅宣言」和「舊金山和約」並未確定台灣最終政治地位,也就是「台灣地位未定論」,林佳龍給予正面評價。
不過他也指出,這不代表台灣主權懸而未決,「台灣已經歷民主化,並經歷3次政權輪替。基於「聯合國憲章」的『人民自決』原則和憲法主權在民規定,我們是一個民主國家,我們的國家名稱為中華民國」。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任研究員林泉忠分析,美國再次提及台灣地位未定論,是為了當台灣發生危機時「打造能夠進行軍事介入的法理條件」。他指出,自美國前總統拜登政府以來,就有試圖從法理上否認中國所謂「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主張,而「表明台灣地位未定論,也是這種動作的延長」。(編輯:唐佩君)1141014
- 2025/10/14 17:16
- 林佳龍接受日媒專訪 呼籲打造「台日菲安保框架」2025/10/14 15:56
- 2025/10/14 15:07
- 2025/10/14 12:4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