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府垂直撤離改疏散避難 季連成:尊重並協助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14日電)馬太鞍溪堰塞湖撤離計畫,花蓮縣府捨垂直避難,改疏散撤離8600多人保全戶。災區總指揮官季連成今天說,尊重縣府,地方量能不足,中央會協助,若成功就是台灣史上最好的疏散撤離模式。
馬太鞍溪堰塞湖撤離應變計畫仍在擬定,花蓮縣府認為垂直避難無法確保住戶落實執行,建請取消垂直避難,且認為影響層面超出縣府能因應,依災防法第35條第2項等規定,提請中央主動派員擬定及執行。
季連成今天接受媒體聯訪表示,災防法明定中央、地方的工作及權責,條文有連貫性,不能只拿一條解釋,不管怎麼強調,中央都是站在協調跟主動協助的範圍。
季連成說,中央在光復開設中央前進協調所,就是中央主動協助縣市政府,協助救災、調度機具及協助家園復原等,中央已經做到主動作為。
季連成說,堰塞湖撤離計畫開過3次協調會,花蓮縣府秘書長都有參加,縣府會後把會議結論推翻,垂直撤離變成疏散撤離。他坦言,垂直撤離比較安全、合理可行,傾向垂直撤離,但尊重縣府意見,就朝著疏散撤離試看看。
季連成說,過去台灣最多進行4000多人撤離,這次人數達8600多人,若地方量能不足,那中央、國軍就來支援。
他說,也許外界認為不可能,若成功就是台灣史上最好的一次疏散撤離模式,學習在災難來臨進行大面積疏散撤離,「如果大家不勇於承擔,真正戰爭的時候怎麼辦?」
中央前進協調所副協調官、行政院顧問李孟諺以遊覽車接駁為例,調度50台遊覽車,同時載運一趟就2000人,只要跑4趟就完成,從發布雨量警報到颱風抵達,一定有24小時以上時間,4趟不是問題。
季連成強調,疏散撤離不是只有這3個鄉鎮要執行,是花蓮縣府要集中花蓮資源協助,依災防法徵用縣內資源,每一個縣市的資源都很豐富,就是看你怎麼運用,強調「要靠別人幫忙也可以,至少本身的資源要先拿出來供大家用」。(編輯:李淑華)1141014

- 2025/10/14 14:52
- 花蓮縣府垂直撤離改疏散避難 季連成:尊重並協助2025/10/14 13:00
- 2025/10/14 11:20
- 2025/10/14 10:3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