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示警中共民兵船部署台海新常態 侵蝕防衛縱深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台北14日電)中共海上民兵近年在台灣周邊活動日益頻繁,國防院學者林超倫指出,中國海上民兵船的行動朝規模化、專業化與準軍事化發展,灰色地帶行動的範圍擴大且手段多樣化,研判部署於台海周邊將成「新常態」,侵蝕台灣主權與防衛縱深。
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委任副研究員林超倫以「中共海上民兵:灰色地帶的挑戰與應對」為題,撰寫專文刊登於最新一期國防院「國防安全雙週報」。
對於中共海上民兵對台灣的直接威脅,林超倫表示,民兵船均配備衛星定位,甚至加裝多套AIS船舶辨識系統,除了違法捕魚、情監偵等任務,部分民兵船具有重物吊掛能量,可以施放海底地形與水文探測器,例如浪滑翔器及氣象浮標等,對台威脅同步劇增。
林超倫指出,許多被海巡署逮捕的違法船舶是無船名、無證書、無船籍登記的「三無」船隻,身分追查困難,且這些船舶的行為不僅是單純的非法越界,更被視為對台灣進行情監偵,伺機破壞海纜等基礎設施與布放水下活動浮標與防禦韌性的壓力測試,是中共對台灰色作戰重要且難以預防的一環。
針對未來趨勢,林超倫表示,中共民兵船行動規模化、專業化與準軍事化,且已有在中共對台軍演時,配合共軍的共同軍事演練記錄,且演習整合度與複雜性日益提升,且任何類型的中國民用船隻都可能成為灰色行動侵擾的工具。
林超倫提到,雖然尚未有海上民兵常態化部署於台海的明確證據,但中國漁船經常在禁漁期間聚集在台灣西北與外島海域違法捕魚,活動頻率正在明顯升高,未來中共可能將南海行之有年的「佔領、騷擾、控制」模式複製到台灣周邊,特別是金門、馬祖及東沙等外島,透過持續性的壓力,侵蝕台灣主權防衛縱深,營造「新常態」。
針對應對中共海上民兵船策略,林超倫提出4個層級應對方式,第1層為資訊與輿論戰,透過全面識別與公開化、即時資訊戰反制;第2層為執法與防衛機制,具體策略為區分威脅、分層應對,以及訂定明確應對規則 (ROE)和強化不對稱戰力;第3層為國際合作,深化情報共享與聯合行動,推動國際法律戰;第4層為國內韌性,包含提升社會心防與強化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編輯:翟思嘉)114101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