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擬加大稀土管制 專家:台廠自日本進口衝擊甚大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12日電)中國近日加大對稀土出口管制力度,專家分析,中國新規類似美國的出口管制措施,日本和東南亞等國若使用中國稀土產品技術,都將受到管制,中國針對關鍵礦物出口管制力道比過去更大、範圍更大、影響也更深遠;台灣廠商主要是向日本進口加工後的半成品,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中國官方9日大幅升級稀土出口管制,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鑒於中國對稀土礦物實施「極其激進」的出口管制,他將自11月1日起對中國進一步徵收100%關稅,美中貿易戰再次升溫。
中國10月9日發布「公布對境外相關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及「公布對稀土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對境外稀土物項、稀土技術實施出口管制,並規範邏輯晶片、存儲晶片、具潛在軍事用途的人工智慧須逐案審批。
根據北京新規,全球各地公司銷售的產品內,只要中國所產特定稀土原料占產品價值0.1%以上,就須向中方申請許可;使用到中國採礦、提煉或製磁技術生產的稀土,也受到出口管制。
中經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表示, 中國這次宣布的稀土出口管制影響非常大,中方規定外國廠商只要使用到中國稀土技術,就要受到約束,完全是學習美國出口管制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 FDPR)。
徐遵慈指出,中國稀土出口管制預計12月1日實施,和美國新關稅11月1日實施的時間錯開,雙方之後可能經過諮商,相關措施不見得會立即實施。整體來說,中國現在稀土管制和幾個月之前的作法已經不同,不再只是針對美國,全世界都會受到影響。
至於中美雙方是否仍有談判空間,徐遵慈說明,雙方預計在韓國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見面,美方對中國的稀土管制應該也很震驚,研判現在雙方都在加碼,但並沒有讓川習會破局,目的是讓自己在談判時有更多的籌碼;因此,最後雙方是否會如期實施措施、內容是否調整,仍須再觀察。
徐遵慈表示,之前中國管制或限制出口的對象主要是美國,對其他國家未必會同樣嚴格,但是中國現在採取FDPR,不分國家,日本、東南亞等國若使用中國稀土產品技術,都將受到管制,「中國針對關鍵礦物出口管制力道比過去更大、範圍更大、影響也更深遠」。台灣廠商主要是向日本進口加工後的半成品,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徐遵慈進一步指出,若真的實施管制,屆時市場價格和搶貨現象會比之前更劇烈,除非中國最後調整稀土管制措施,否則評估影響很大,但中國真正實施管制、如何執行也尚待觀察。
產業人士形容,「稀土是高科技產品的味素」,即便用量不多,但若沒有稀土,製程就會受到影響。稀土應用範圍廣泛,包含飛機、戰鬥機、潛艇和夜視鏡等國防產品,稀土也是製作高效馬達、風力發電機等不可或缺的材料。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稀土生產量達27萬噸,全球占比近7成,遙遙領先美國4.5萬噸、占比11%。同時,中國掌握全球將近一半的稀土蘊藏量,2024年中國稀土儲藏量達4400萬噸,全球占比高達48.4%,排名第2的巴西則為23.11%。(編輯:林淑媛)1141012
- 中國擬加大稀土管制 專家:台廠自日本進口衝擊甚大2025/10/12 13:52
- 2025/10/12 12:14
- 2025/10/12 10:5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