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花蓮災情補助一覽 10/7起設一站式服務平台受理申請

2025/10/2 13:39(10/2 16:2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花蓮堰塞湖溢流釀嚴重災情,圖為各地「鏟子超人」志工前進花蓮光復地區協助災民清理家園。(中央社檔案照片)
花蓮堰塞湖溢流釀嚴重災情,圖為各地「鏟子超人」志工前進花蓮光復地區協助災民清理家園。(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賴于榛台北2日電)花蓮堰塞湖溢流釀嚴重災情,政院今天公布災民、原住民、農民、企業補助措施,包括家園慰助金、水電及租金減免、車輛報廢補助、農田流失補助、復工貸款補助等,且7日將在災區成立「一站式服務平台」,直接受理民眾申請。

行政院政委陳金德今天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指出,為加速救助金發放,10月7日起由他率領各相關部會赴災區聯合成立「一站式服務平台」,提供相關救助措施宣傳、諮詢及直接受理民眾申請,請各部會務必以「從速、從簡」原則認定發放各項救助金,回應受災民眾急迫需求。

針對災害慰助補助情形,行政院交通環境資源處長陳盈蓉指出,針對災民、原住民、農民、業者共提出8大類、25項協助措施。

陳盈蓉說,受災民眾救助部分,包括死亡每位100萬元;失蹤每位100萬元;重傷每位25萬元。

此外,低收入戶及已列入政府扶助的中低收入戶家庭,住屋因水災淹水且有居住事實的現住戶,以1門牌為1戶計算,每戶發給5000元。

(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提供)

還有安遷賑助(與租屋賑助二擇一),設籍並實際居住者最高每戶5萬元 (每人1萬,每戶內實際居住以5口人為限);失依兒童、青少年、老人、身心障礙者賑助,每人補助2萬元。

租金補貼(租屋賑助)補貼受災戶的金額以實際居住人數3人以內,每月9000元,每多1人多2000元,以1萬8000元為上限,最長可補貼1年。

(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提供)

「家園清理支持方案」提供受災戶經費補貼,協助家園清整與復原,原則以紅色警戒範圍座落的光復鄉7村共1837戶居民為主,每戶發放5萬元,由賑災基金會賑助。「家園慰助金」也以光復鄉7村1837戶從速、從簡原則認定,每棟以實際居住戶發放10萬元,由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預算預備金支應。

(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提供)

「災民安心住政府幫你付」專案,以公設及原民處列冊收容所災民,以每人每天最高2000元為限,以賑災基金會善款優先支應,補助期間7天,必要時得延長7天(至10月底前)。

此外,還有9月至10月水電費免收;台糖地租減免,農地部分依作物受害程度給予租金減免,非農地部分依事實認定,租約存續期間酌予減免租金1至3個月。

(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提供)

車輛受損報廢登記補助,以車籍所在地花蓮縣光復鄉的7個重災區村落為原則,以汽車(含大型重機)每台5萬元、機車每台1萬元所需經費約1億元。

(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提供)

受災原住民的急難扶助部分,陳盈蓉指出,只要具有原民身份者死亡及失蹤加發10萬元,輕重傷者1萬元至5萬元不等,生活困頓戶每戶1萬元。

(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提供)

受災農民的救助與輔導方面,提供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政府負擔災害受災的農民健康保險6個月保險費;農田流失每公頃最高發給10萬元,埋沒每公頃最高發給5萬元;以及農會建物補助。

產業輔導措施部分,果樹專案輔導及果樹農田流失、土石埋沒專案輔導措施,補助廢園每公頃15萬元,依新植果樹品項補助種苗費,最高每公頃5萬元;畜禽舍結構及畜牧設施(備)專案補助,最高補助比率為總價金額的50%或80%;農糧設施設備的重建及修繕補助,最高達50%至80%;農業資材室、農機具室及糧產品加工理集貨運輸設備修繕重建補助,依實際支用金額補助80%;土石淹沒區域農機補助實際購置金額80%。

業者協處措施方面,補助受災中小事業災害復工貸款,時間最長1年,利率最高2.22%,每家最高50萬元,而原有貸款利息減免,每家最高40萬元;商家援助及設備汰換補助,招牌、鐵捲門等器具毀損,每案1萬元;商家設備汰換補助購置金額50%,每案最多5萬元;製造業機器設備修復、調校及生產場域設施(如鐵捲門、屋頂)修繕等,每家20萬元。

(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提供)

業者協處措施還包括「旅宿安置專案」(接續「災民安心住政府幫你付」專案),由交通部觀光署協助盤點花蓮縣合法旅宿業者空餘客房,協助受災戶入住旅宿短期安置的旅宿補助。受災戶以每戶每月入住1間客房為單位。入住雙人房者,每房每月補助旅宿業者3.2萬元;3人(含)以上入住四人房者,每房每月補助旅宿業者4.4萬元。(編輯:翟思嘉)1141002

(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提供)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劉世芳:災民安置將確認受災戶意願 中繼宅等納考量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