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12年8月號
「玩game」曾被認為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娛樂,如今不但國內外每年都有大型電腦遊戲展覽,全球遊戲市場規模更達600億美元;人性中愛玩、愛競賽的特質加上電腦及網路科技的發展,讓電玩遊戲成為一個前景看好的產業。
《全球中央》2012年8月號

自由貿易代價高 日本加入TPP面臨痛苦決定

2012/9/10 16:0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日本如果加入TPP,十年後將創出2兆7,000億日圓的效益。但也有人憂心,日本將面臨農業毀滅、製造業衰退、失業率大增、環境或食品的安全標準將被迫調降、外籍勞工湧入。

文、攝影/楊明珠 (中央社駐東京記者)

日本、中國大陸、南韓這三國原本說好今年之內啟動有關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未料5月初中韓宣布將正式啟動中韓FTA談判,讓日本很難淡定。另一方面,6月再傳出加拿大、墨西哥決定參加已有九國加入的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對於是否加入TPP,日本還舉棋不定。

熟知日本經濟的台北駐日代表處官員表示,中韓眉來眼去談FTA讓日本有啞巴吃黃蓮的感覺。南韓對日本一直存有戒心,因為南韓在機械、零件或應用材料等的競爭力落後日本許多,如果中日韓三國談判, 南韓擔憂日本機械、零件等長驅直入,南韓搶不到優勢。此外,南韓在意的還是中國大陸這塊大市場。

中韓FTA與中日韓FTA 效果不一樣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亞洲經濟研究所估算,如果中韓FTA生效,南韓對中國大陸出口將增277億6,000萬美元,其中兩成產品,像是汽車、電視機等將取代日本產品。

南韓與美國、歐盟等陸續談FTA並生效實施,再與中國大陸締結FTA的話,從去年的成果看來,出口的約六成是FTA締結國,等於與日本之外的世界主要經濟體的FTA網快編織完成。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枝野幸男聽到中韓談FTA一事後,強做淡定表示,經濟合作模式多,可同時並進, 中韓FTA與中日韓三國要談FTA是兩碼事。

中日韓形成自由貿易圈的話,約占全球GDP的兩成,意義重大。中國大陸也對與日韓簽FTA積極,不願看到日本被由美國主導的TPP陣營拉去。

日本「再生戰略」積極 但歐盟疑慮多

日本政府7月11日擬定「再生戰略」,計畫在2020年度之前與經濟夥伴協定(EPA)締約國所占貿易額比例將由目前的18.6%擴大為80%,這也是希望與南韓在通商政策上互別苗頭。

日本與歐盟從2009年起開始籌備洽簽EPA事宜,7 月18日歐洲委員會向加盟國提案,如果要簽成的話, 需歐盟27個加盟國全體同意,但德、法等國認為,與日本簽EPA對企業而言無利可圖。

去年夏天南韓與歐盟簽FTA,低價汽車大量進到歐盟市場,11個月之間,南韓出口汽車數量約40萬輛,為上一年度的1.4倍。相對地,歐盟出口到南韓的汽車只增加7萬多輛(約13%)。

目前歐盟對於來自日本的進口車課以10%的關稅, 日本車包括在歐洲生產的汽車在內,占歐洲市場逾一成,如果簽署EPA,降低關稅的話,歐洲汽車業者擔憂日本車的衝擊力道比韓車強。

集團化風潮 大西洋自由貿易圈可能形成

國際局勢瞬息萬變,7月11日也傳出美國考慮與歐盟洽談包括FTA在內的經濟合作協定,這就像是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大西洋版,如果這巨大的自由貿易圈形成的話,將占全球GDP的近五成,對日本等的通商政策將有極大的影響。

歐洲的經濟研究機構估算,這個泛大西洋自由貿易會擴大GDP成長,在美國可增1,800億美元、歐盟可增700億美元,經濟效益大。

在看到這樣的動向之後,日本政府官員內心又升起焦慮感。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日本至今還沒表明是否加入TPP。TPP原則上就是廢除關稅,被視為「高品質的FTA」。

日本已與13國及地區締結FTA,但貿易自由化率(十年以內廢關稅的項目占全項目的比例)約80%。礦、工業品幾乎都零關稅,但日本為了保護農業,稻米、小麥、乳製品、砂糖等農產品維持高關稅的項目多,至今未曾撤關稅的項目,以農產品為主,多達940項。

日本內閣府估算,日本如果加入TPP的話,十年後將可拉抬GDP約0.54%,創出2兆7,000億日圓(約新台幣1兆元)的效益。這只是根據撤關稅的效果來估算,如果再加上在海外的智慧財產權等,效益更大。美國主導的全球化 真符合日本利益嗎?

對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而言,目前有兩大阻力。一是包括日本的全國農業協同組合中央會(JA全中)、農林水產省或執政黨民主黨的部分國會議員反對加入,認為會對日本農業帶來毀滅性的衝擊。

另一是來自美國的壓力。美國已列出牛肉、汽車、保險等「關心事項」,要求日本更進一步開放市場。在汽車這方面的協商陷入僵局,但如果日本放寬美牛進口法規,將對日本想參與TPP事前協商有助益。

7月18日的《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可望最快11月進一步開放美牛。因狂牛症問題,日本對於進口美牛的規定設限在「月齡20個月以下」,目前考慮放寬為「30個月以下」,而這被解讀為一切都是為了加入TPP。

日本慶應大學教授金子勝認為日本未必需要加入TPP,應該與亞洲各國締結FTA比較有利。他指出, 現在所謂全球化其實是美國標準,中國大陸或印尼等東南亞國家不會接受。影響力已降低的美國現在要來搶食亞洲經濟成長的果實,要亞洲國家按他所定的遊戲規則玩。

贊成反對TPP都有 農業首當其衝

日本反對加入TPP的一派認為,日本為了保護自家農業,目前對外國農產品課以高關稅,像是稻米是778%、小麥是252%。如果加入TPP,廉價的外國農產品將大舉入侵,日本農業將瓦解,甚至有人考慮到日本田園風光將變色。

此外,日本製造業將衰退,失業率大增、國民健康保險制度將瓦解、醫療費和藥價上揚、環境或食品的安全標準將被迫調降、外籍勞工湧入。

日本杏林大學教授馬田啟一認為,美國在意的不是日本市場,而是中國大陸,最終是希望形成中國大陸也參與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即使中日韓FTA、以中國大陸主導的「ASEAN加三」、日本提議的「ASEAN加六」先談成,規則上自由化程度還是比TPP低。日本參加TPP的話,可促使農業、舊型態產業構造進行變革,增加世界競爭力。

【本文未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8月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南海不能打、談不攏 大陸出招軟中帶硬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