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公私協力清除棘冠海星 守護珊瑚礁生態
2025/10/20 14:47(10/20 15:16 更新)

(中央社澎湖縣20日電)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部分海域近期發現棘冠海星密集聚集的異常現象。內政部國家公園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除加強巡查監測外,也結合民間力量展開移除行動,守護珊瑚礁海洋生態。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天發布新聞指出,近期澎湖群島海洋保育志工團隊於東吉海域執行「突棘行動」,一天內就移除逾100隻棘冠海星。海管處感謝學術單位與民間保育團體共同守護珊瑚礁生態,並呼籲在國家公園範圍內發現棘冠海星大量繁生情形,請即時通報,以利掌握並加強防治應變。
海管處表示,今年5月在南方四島海域發現棘冠海星異常分布情形後,隨即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澎湖縣澎湖群島海洋保護志工團協會等合作,執行「突棘行動」,強化生態監測及防範機制。
海管處說明,棘冠海星為珊瑚礁生態系自然存在物種之一,國際警戒標準值隨區域有所差異,以大堡礁海域為例,每公頃海域棘冠海星密度應低於20隻至30隻,以避免破壞珊瑚礁生態環境。目前在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區內的東吉與西嶼坪等部分海域,出現點狀密集現象,研判與該處地形、珊瑚類型相關。
海管處於6月及9月辦理2次珊瑚礁總體檢時,透過園區內8個固定測站的持續監測,公私合力進行移除,共同守護澎湖南方四島珊瑚礁的生態環境。(編輯:黃世雅)11410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