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華郵:馬斯克若創新政黨槓川普 將面臨6大挑戰

2025/7/6 18:48(7/6 19:0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科技億萬富豪馬斯克。(路透社)
科技億萬富豪馬斯克。(路透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重要金主馬斯克6月決裂後,馬斯克昨天宣布要成立新政黨並宣稱將代表80%中間選民。美媒分析,該黨將面臨兩黨制傳統、目標席次和競選策略等6項重大挑戰。

選舉制度與投票規定

美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分析指出,美國總統大選實施「勝者全拿」(winner-take-all)制,對第三勢力並不友善。

在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教授政治史和政治學方法論的諾埃爾(Hans Noel)表示,美國缺乏可讓多黨制或第三勢力成功運作的制度條件。

他說道:「你必須徹底獲勝才能有所斬獲。所以不像其他民主國家,你可以從小黨起步,先取得20%或30%選票,然後取得一些國會席次,並逐步擴大。」

此外,若馬斯克(Elon Musk)希望在美國各州推出聯邦職位候選人,甚至是第三勢力總統候選人,他的新政黨「美國黨」(America Party)必須遵守各州不同的參選資格規範。

歷史阻礙

美國兩黨制之外的政黨雖然存在已久,但這些政黨在全國的吸引力相當有限。

不是共和黨或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贏得選舉人票,上一次可追溯到1968年,當時美國獨立黨(American Independent Party)候選人華勒斯(George Wallace)贏得南方5州的選舉人票。

億萬富豪裴洛(Ross Perot)於1992年曾以獨立參選人身分角逐總統,贏得近1/5普選票,但未拿下任何1州,沒有贏得選舉人票,導致最後由柯林頓(Bill Clinton)勝選。

綠黨2000年提名的總統候選人納德(Ralph Nader)獲得2.7%普選票,其中在佛羅里達州有9萬多票,讓兩大黨候選人在佛州的票數相當接近,美國最高法院介入佛州計票爭議後,共和黨候選人小布希(George W. Bush)才贏得大選。

競選策略與目標席次

馬斯克昨天於社群媒體X平台發文稱,他計劃鎖定2026年的期中選舉。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馬斯克於貼文中表示,執行目標的一個方法是集中力量於2到3個聯邦參議院席次,以及8到10個聯邦眾議院選區。

貼文還寫道:「考量到(兩大黨)在國會的薄弱優勢,這足以成為爭議法案的決定性票數,並確保它們符合人民的真實意願。」

馬斯克並未明確說明,他可能鎖定了哪些席次。

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桑福德公共政策學院(Sanford School of Public Policy)教授麥科考(Mac McCorkle)認為,「美國黨」候選人不會在選舉中勝出。

麥科考指出,但他們可能扮演「攪局者」或「干擾者」,破壞共和黨競選布局,並在北卡羅來納州等戰場州獲得能改變局面的足夠選票。

他還提到,馬斯克的提名人可能影響期中選舉結果,屆時支持「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選民可能減少。

潛在支持者的內部分歧

馬斯克昨天似乎在X平台對一名網友提出的黨綱建議表示贊同,內容包括減少國債、利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實現軍隊現代化、支持言論自由、支持科技發展及提高生育率,並於其他政策領域維持「中間派」立場。

諾埃爾則認為,馬斯克所追求的「80%中間選民」未必具有可籌組政黨的足夠凝聚力。

他表示:「民眾對現有政黨感到失望、不滿,也對這些政黨懷有感情…他究竟想要吸引哪些人?…所謂的80%根本沒有明確定義。」

爭取政治盟友

馬斯克退出聯邦政府運作,並跟川普與共和黨國會議員爆發衝突後,他於共和黨內的影響力似乎正減弱。

諾埃爾指出,儘管馬斯克財力雄厚,但新政黨需要一批格外忠誠投入的支持者,就算創黨初期選戰失利,他們也要努力不懈繼續奮戰,「這可不是花錢就能買到的」。

馬斯克的性格

馬斯克以打破常規、為團隊設定崇高目標而廣為人知。因此,諾埃爾和麥科考質疑,馬斯克是否能接受候選人歷經取得選舉資格的繁瑣程序,最終卻落選的挫敗。

麥科考指出:「我不確定他有那樣的耐心」。而且可能會有許多人毛遂自薦,希望獲得馬斯克的青睞與資助,目前也不確定他將如何篩出人選。

今年稍早,馬斯克已親眼見證金錢在政治領域並非萬能。他的團隊投入超過2000萬美元,資助保守派候選人角逐威斯康辛州最高法院法官,結果則是自由派法官勝選。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麥科考表示,他無法想像馬斯克會「用餘生去嘗試籌組一個新政黨」。

麥科考還說:「我認為這一切就是源於他與川普的恩怨,以及他試圖抹滅川普的政治遺產。」(譯者:施施/核稿:陳彥鈞)11407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投資公司CEO不滿馬斯克組黨 新款特斯拉ETF延後上市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