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不到40歲散光驟增 醫提醒恐是圓錐狀角膜

2023/7/24 13:38(7/24 15: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聖甫(中)說明,「圓錐狀角膜」是種少見的角膜疾病,若不到40歲卻視力漸漸模糊、夜晚炫光嚴重、散光持續增加,就要小心。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2年7月24日
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聖甫(中)說明,「圓錐狀角膜」是種少見的角膜疾病,若不到40歲卻視力漸漸模糊、夜晚炫光嚴重、散光持續增加,就要小心。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2年7月2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4日電)吳姓學生10歲時散光突增400度,上國中散光更近千,險須移植眼角膜。醫師提醒,不到40歲卻視力漸漸模糊、夜晚炫光嚴重、散光持續增加,就要小心「圓錐狀角膜」疾病。

吳同學今天在「近視閃光度數爆增,小心圓錐狀角膜惹禍」記者會上分享,自己小學4年級時原本兩眼沒有近視散光,視力裸視都是1.0,卻在下學期開始覺得看黑板有點吃力,經診所發現散光突然增加到400度。5年級再去台大醫院就診,確定診斷圓錐狀角膜,近視型散光達300、400度,裸視視力僅剩0.4。

2020年吳同學上國中時,視力更急速下降,被眼科醫師判定恐須接受角膜移植;後輾轉到新光醫院就診,當時散光右眼已超過1000度、左眼900度,戴上散光眼鏡後視力右眼只剩0.1、左眼0.7,並於2021年接受「角膜交聯手術」,成功阻止病情持續惡化,視力也有些微進步。

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聖甫說明,「圓錐狀角膜」是種少見的角膜疾病,病患眼角膜基質因不明原因軟化,無法維持正常半球形狀,逐漸變薄且持續前凸,形成一個圓錐狀突出區域。

且病患可能因過敏性結膜炎、異位性皮膚炎等有揉眼睛習慣,造成更大的眼球撞擊使得圓錐角膜惡化;此外接受過近視手術病人,因為角膜變得較薄且脆弱,也有機會發生角膜持續前凸情形。

鄭聖甫指出,台灣潛在圓錐狀角膜病患可能有數千人之多,發作時間通常在10到40歲之間,越年輕發作的病人往往會越嚴重。小於40歲年輕人,如有視力漸漸模糊、夜晚炫光嚴重,而且在眼科驗光發現散光持續增加,就要小心有無圓錐狀角膜情況。

對於治療方式,鄭聖甫說,「角膜交聯手術」是在角膜上滴加維生素B2,並使用紫外線照射角膜產生化學反應,促使角膜組織中纖維結構重新結合,增加角膜堅固度、增強組織結構,避免病況惡化到須要角膜移植。

新光醫院表示,經向食藥署專案申請引進儀器以及藥品,自2021年8月正式引進角膜交聯手術,吳同學就是全台第2例手術病例,目前已治療超過100例,是一種有效且相對安全手術方法。(編輯:孫承武)1120724

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聖甫24日簡報說明,「圓錐狀角膜」是種少見的角膜疾病,病患眼角膜基質因不明原因軟化,逐漸變薄且持續前凸,形成圓錐狀突出區域。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2年7月24日
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聖甫24日簡報說明,「圓錐狀角膜」是種少見的角膜疾病,病患眼角膜基質因不明原因軟化,逐漸變薄且持續前凸,形成圓錐狀突出區域。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2年7月24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