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AI淨零/凱納打造三電驅動系統 推動E-Bike產業智慧化

2025/9/15 09:17(9/15 10:2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凱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莊侑頲說,發展「數位生態系」(Digi-Ecosystem)平台,整合智慧製造、雲端診斷與騎行數據分析等,讓品牌與經銷商能追蹤車輛全生命週期狀態。中央社記者郝雪卿攝 114年9月15日
凱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莊侑頲說,發展「數位生態系」(Digi-Ecosystem)平台,整合智慧製造、雲端診斷與騎行數據分析等,讓品牌與經銷商能追蹤車輛全生命週期狀態。中央社記者郝雪卿攝 114年9月15日

數位轉型已是產業進行式,人工智慧、淨零碳排更是政府與企業面對的兩大挑戰,攸關台灣未來競爭力。中央社第一線採訪團隊,深入報導政府與百工百業如何運用AI優化生產流程、驅動綠色創新,見證台灣產業再一次躍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15日電)隨電動化、自動化、智慧化與永續淨零浪潮,凱納股份有限公司投入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三電驅動系統」研發、推廣共通協議,幫有自行車王國稱號的台灣供應鏈邁入新時代。

三電驅動系統指E-Bike馬達、電池與控制器,決定助力輸出性能,也影響整車設計、續航與安全。

凱納董事長莊侑頲告訴中央社記者,位於台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的凱納成立於2013年,專注E-Bike核心「三電驅動系統」研發,率先推動軟體與數位服務,搭配共通協議推廣,以開放平台為核心。

自行車產業轉型 走向智慧整合

莊侑頲表示,台灣過去以完整零組件供應鏈與代工製造能力,奠定全球重要地位,現在產業正面臨新一輪轉型挑戰,從傳統機械製造走向智慧整合,這也是台灣能否持續保持領先關鍵。

他說,台灣自行車產業強項在於零件標準化,品牌可自由組裝出不同車型,但E-Bike時代須整合電子控制、數據通訊與系統,單靠傳統零件已難因應。

莊侑頲表示,凱納有國內首屈一指微型載具響應式驅動與控制技術,及自行車業大廠背景,從E-Bike系統整合商起家,逐步發展完整三電驅動系統能力。不同於多數供應商只專注單一零件,凱納同時掌握三電系統元件,也投入大量資源發展智慧軟體生態平台,從供應鏈端開始到市場、售後服務,提供完整且獨特全方位服務。

莊侑頲回顧早期進入市場歷程,挑戰重重;他說,電子業、軟體業慣於快速迭代,但自行車產業有嚴謹年度車款週期,任何零件錯誤都可能造成召回風險,這意味工程師須習慣數百小時耐久測試、法規驗證與實際騎乘模擬,又須維持不斷快速創新動能。

莊侑頲表示,員工多數有電子業背景,帶著ICT(資訊與通信科技)產業思維進入,但很快發現要在自行車業立足,就不能只帶著電子產品OEM(原廠委託製造)心態發展經營,須深入理解車架設計、人因工學與傳動系統,否則無法結合電子控制。

融合電子與自行車文化 兼顧精密度與可靠性

經多年專案累積,凱納團隊逐漸融合電子與自行車文化,建立兼顧精密度與可靠性的開發流程。

除三電驅動系統研發,凱納近年更積極參與產業標準化工作。2024年與中華民國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CHC)合作,成為「自行車共通協議聯盟」(CCPA)創始成員,旨在建立E-Bike零件間共通語言,讓電池、馬達與顯示器等不同廠商產品能像「即插即用」般互通。

莊侑頲說,這可降低品牌開發新車門檻,也能減少整合過程時間與成本,對台灣供應鏈是一大突破。

除硬體,凱納也同步發展「數位生態系」(Digi-Eco system),整合智慧製造、雲端診斷與騎行數據分析等,讓品牌與經銷商能追蹤車輛全生命週期狀態。莊侑頲說,未來將導入AI與BI(商業智能),從使用者行為到售後服務,提供更精準數據支持。

產業轉型創隱性永續效益 供應鏈更高效

莊侑頲表示,凱納技術雖以性能與數據應用為核心,但也在產業轉型中帶來隱性永續效益,如共通協議降低重複開發與測試的資源浪費,數位診斷功能延長車輛使用壽命,讓維護更高效。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此外,E-Bike本身就是低碳交通工具,據凱納統計,創業後10餘年已協助全球多家品牌打造超過40萬台E-Bike,分布各城市與道路。當這些車輛能更容易維護、更耐用時,不僅提升使用者體驗,也在整體上推動供應鏈更高效、更具永續性。

莊侑頲表示,台灣已從過去自行車王國,逐步走向「智慧自行車樞紐」,凱納將持續深化三電驅動系統研發,並透過AI、BI與開放平台協助品牌建立完整智慧車輛體驗,「希望台灣不僅是全球自行車的製造基地,更是智慧化標準的制訂者與推動者。」(編輯:李明宗)1140915

凱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莊侑頲說,隨電動化、自動化、智慧化及永續淨零浪潮,凱納投入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三電驅動系統」研發。中央社記者郝雪卿攝 114年9月15日
凱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莊侑頲說,隨電動化、自動化、智慧化及永續淨零浪潮,凱納投入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三電驅動系統」研發。中央社記者郝雪卿攝 114年9月15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AI淨零/近10年綠商標占比約14% 節約能源申請量居首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