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AI淨零/彭啓明盼藉台灣數位化實力 打造亞洲單一碳市場

2025/7/29 11:26(7/29 12:4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環境部6月24日至26日於德國柏林舉行「環境部綠色成長聯盟德國碳定價研習會」,環境部長彭啓明(圖)談台版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TW ETS)構想。中央社記者張雄風攝 114年7月29日
環境部6月24日至26日於德國柏林舉行「環境部綠色成長聯盟德國碳定價研習會」,環境部長彭啓明(圖)談台版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TW ETS)構想。中央社記者張雄風攝 114年7月29日

數位轉型已是產業進行式,人工智慧、淨零碳排更是政府與企業面對的兩大挑戰,攸關台灣未來競爭力。中央社第一線採訪團隊,深入報導政府與百工百業如何運用AI優化生產流程、驅動綠色創新,見證台灣產業再一次躍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9日電)環境部長彭啓明提出台日韓攜手打造「亞洲單一碳市場」願景,這頗具挑戰性,他強調,雖非短期能達成的目標,但台灣有堅強的數位實力,可幫助台灣的碳權更有機會獲得國際承認。

歐盟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EU ETS)上路20年,德國是領頭羊;在亞洲,韓國2015年即開始推動ETS。因此環境部6月底赴德國取經並舉辦碳定價研習會,彭啓明當時提出造亞洲單一碳市場的願景。

彭啓明告訴中央社記者,歐盟的碳市場有20多國參與,才能達到具體的規模;單一個台灣、日本或韓國都難以達成,因此希望比照歐盟成功模式,實現碳權的跨國相互認可與合作,以提升區域減碳進程和市場活力。

彭啓明解釋,他了解韓國碳市場存在的問題,如電力市場並未完全自由化,且交易量集中在申報期,容易導致碳定價波動幅度大;這些問題其實台灣未來也可能會面臨到,因此會作為借鑑。

單一韓國ETS就有其結構性的問題,彭啓明指出,再加上目前日韓的碳交易體系並不完全一致,未來是否能在同一個機制上討論,仍需要再費一番工夫。

他說明,日本ETS是要求業者參與GX聯盟(綠色轉型聯盟,GX League),鼓勵成員自主設定減排目標,若有超額減排即可投入碳市場;此外日本已於2023年啟動「J-Credit」碳交易,未來也可能透過海外減量專案獲取碳權。

彭啓明認為,在海外部分,台灣可以跟日本合作,與日本的ETS聯動,一來彼此認可碳權,二來區域交易能帶良性競爭及合作;目前台版ETS的模板會類似EU ETS,企業未來可透過碳交所進行額度的拍賣、購買,若台日韓能互認碳權,將會是很大的突破。

彭啓明認為,台灣有很好的數位實力,透過數位化技術,特別是結合AI和區塊鏈,就有機會解決碳權雙重計算(double counting)和漂綠(greenwashing)的問題,確保碳排放和減量額度的可追溯性,協助跨區整合,也讓台灣的碳權更有機會受到國際承認。

在德國碳定價研習會上,國際碳行動夥伴組織(ICAP)也應邀出席,向台灣產官學界分享全球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ETS)市場現況。ICAP是一個由43個國家和組織所組成的國際論壇。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ICAP說明韓國ETS(K-ETS)制度,自2015年開始運作,涵蓋範圍包括電力、工業、建築、運輸、航空、海運和廢棄物等部門,覆蓋韓國近80%的排放量(包括直接和間接排放)。

然而,ICAP指出,韓國的電力市場並未完全自由化,且消費者期望低電價,導致碳成本難以轉嫁,再加上碳市場較不活躍等因素,導致韓國的總排放量並未顯著下降。(編輯:陳清芳)1140729

溫室氣體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ETS)

溫室氣體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ETS)是透過碳市場機制,達到減少溫室氣體的制度,歐盟於2005年正式實施ETS,亞洲有韓國於2015年跟進,台灣預計最快明年下半年進行模擬交易。

以歐盟ETS運作方式為例,是在總量管制之下進行碳交易,主管機關設定一段期間內的排放總量,並有監控、登錄、查驗、交易等配套,在總量上限內,主管機關向受到管制的企業發行「排放配額」,若企業積極減碳所產生的剩餘排放配額,可交易給減碳不足的其他企業。

據國際碳行動夥伴組織(ICAP)統計,目前全球有38個ETS正在實施,覆蓋近全球1/4排放量;大多數ETS集中於工業和電力部門,約1/3系統涵蓋建築和運輸,至於廢棄物、海運、國內航空、農業和林業等部門的覆蓋較少。

歐盟是全球第一個於2005年正式實施ETS的區域,稱為歐盟排放交易系統,有20多個國家參與,涵括1萬2000多座電站、工廠及其他工業設施,幾乎占歐盟碳排放總量的一半,並有多個碳權交易所。

在亞洲,韓國自2015年起跟進施行K-ETS;日本則有類似制度的綠色轉型聯盟(簡稱GX聯盟),並在2023年10月啟動J-Credit碳交易。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AI淨零/碳交易新制擬2026模擬測試 與碳費雙軌並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