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淨零/平地造林逾萬公頃 未來10年強化自然碳匯生態綠網

數位轉型已是產業進行式,人工智慧、淨零碳排更是政府與企業面對的兩大挑戰,攸關台灣未來競爭力。中央社第一線採訪團隊,深入報導政府與百工百業如何運用AI優化生產流程、驅動綠色創新,見證台灣產業再一次躍升。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日電)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民國91年推動「平地造林計畫」,已營造1萬3492公頃平地森林,林保署今天宣布啟動未來10年輔導計畫,將強化自然碳匯、延伸生態綠網。
林保署舉行記者會,署長林華慶宣布啟動「平地造林20年期滿持續輔導計畫」。
林華慶說,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因應稻作面積減少,為有效利用休耕農地,創造綠覆率效益,91年開始推動「平地造林計畫」,110年已陸續屆滿,已營造1萬3492公頃平地森林,未來10年將啟動後續輔導。
林華慶表示,平地造林至今已為台灣創造初步的生物多樣性、生態廊道、景觀綠帶、微氣候調節等效益,林保署利用平地造林成果,建置花蓮大農大富、嘉義鰲鼓溼地及屏東林後四林3處平地森林園區。
不過,林華慶提到,原本的平地造林目標樹種較為單一,且造林目的僅注重成活率,未要求修枝、疏伐等重要中後期輔育措施,有後期生長不佳情形,景觀也較單一,都是後續需要精進輔導之處。
林華慶表示,平地造林已成為全球農業政策共同趨勢,也是國際間積極推動農村景觀政策之一,不僅能增加平原綠地面積,更為糧食安全及農地保存提供良好支持。
林華慶說,未來10年的平地造林將採分流輔導,「具木材生產價值」區位者,將強化自然碳匯功能,增益淨零排放目標,更有助提高國產材自給率;「具生物棲地及景觀價值」區位者,將成為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的延伸,也有機會認證為保育共生地,成為人類生活、經濟生產與生態保育和諧場域。
總統府資政、詩人吳晟也到記者會現場,以見證人之姿,分享當初把農地轉作種樹,在逐漸工業化的彰化鄉鎮營造充滿綠意的「純園」。他說,純園採24小時開放,很高興看到民眾帶孩子到園區體驗,且平地造林有助調節溫度,是天然冷氣機,可發揮避暑效應,對地球有利。
位於屏東縣高樹鄉的泰和農場以20公頃土地保存近3.5萬種植物,成全球最大熱帶、亞熱帶植物庇護所,並參與平地造林逾93公頃。
泰和興業董事長辜懷群以最有名的平地造林、紐約中央公園經過200年的發展為例,說明保種是一場漫長的接力賽。她說,平地造林是植物方舟計畫最重要的支持,當初泰和興業參與造林,是希望為台灣節能減碳做點事,累積碳財富,而平地造林景觀是留給後代子孫最好的綠色家人,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綠林好漢。
長期研究平地造林的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教授顏添明說,維護具棲地景觀價值平地森林的重要性,也是應對氣候變遷的有效策略。他說,森林經營要規劃不同的目標,他看好林保署對平地造林朝向分流的規劃。
根據林保署公布的「平地造林」未來10年輔導計畫,將提供私有農地造林人每年每公頃環境維護獎勵金新台幣10萬元,辦理撫育管理、增植樹種、營造複層林及日常維護工作,另屬「具木材生產價值」者,分年進行造林木撫育,政府提供私有農地造林人每年每公頃8萬元環境維護獎勵金,並將引進專業工作隊協助造林人加強棲地優化或營林撫育等作業。
林保署指出,未列入上述二區位者,可回復農業使用,或繼續參與這次平地造林輔導計畫。
至於台糖公司的平地造林地,經評估具有生物棲地及景觀價值的區位,未來10年將給予環境維護獎勵金每年每公頃1萬元,另也會視狀況委託專業團隊協助棲地優化營造;至於其具農林生產價值區位者,則尊重該公司意願,可轉型有機友善農業生產或由林保署協助朝混農林業等多目標經營。(編輯:管中維)1140701

- 2025/07/05 13:01
- 2025/07/02 11:15
- 2025/07/01 16:05
- 平地造林逾萬公頃 未來10年強化自然碳匯生態綠網2025/07/01 15:18
- 2025/07/01 11:28
- 2025/07/01 11: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