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新智能建構全台第1座鋰鐵電池回收示範線

(中央社記者曾仁凱台北1日電)中國嚴控稀土出口,稀貴金屬已成戰略物資。台塑集團旗下台塑新智能今天宣布,完成建置全台第1座整合前段物理破碎與後段化學萃取的鋰鐵電池回收示範線,透過串聯生產、回收再利用,希望藉此強化台灣新能源供應鏈的韌性。
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指出,鋰電池應用從3C電子產品迅速擴展至電動車與儲能領域,台灣使用量節節攀升,鋰電池後端回收處理成為當務之急。
她引述環境部統計數據,目前國內廢棄鋰電池約28.3%直接輸出海外,其餘71.7%在國內處理成黑粉後,其中90.3%再度出口,最終僅9.7%留在台灣使用,造成高價值金屬資源大量外流,極為可惜。
稀貴金屬已成為全球核心戰略資源,環境部近期規劃資源循環推動法以強化資源安全,並因應鋰電池應用範圍與使用量雙雙增長,政府自2025年7月1日起實施2次鋰電池回收清除優惠費率,鼓勵產業投入回收再利用,建構在地循環體系,確保高價值、具供應風險的金屬資源留存國內,強化台灣在全球能源經濟中的競爭優勢。
台塑新智能超前部署回收系統,完成全台首座涵蓋前段物理破碎與後段化學萃取的鋰鐵電池回收示範線,先透過物理處理從廢棄電池提取出黑粉,再利用化學製程將黑粉萃取純化,並分離出稀貴的碳酸鋰及其他金屬,真正落實廢電池在地回收再利用的目標,將資源留在台灣。
王瑞瑜表示,示範線具備驗證及放大能力,已規劃後續量產作業,包括建置廠房與產能布局,未來承接台塑新智能彰濱電芯廠汰役電池、邊角料與淘汰品,提升台灣電池回收處理能量,強化產業鏈韌性與資源掌握能力。
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啓說明,此次建構的示範線將回收電池透過破碎、篩分與濕式萃取後,產出電池級高純度碳酸鋰,供應鋰電池製造所需;並分離回收銅粒與鋁粒,可再製為銅錠、鋁錠、鋁合金等工業材料,其餘副產物如鐵鋁富集物可用於水泥添加,酸處理後黑粉亦可作為冶金助燃劑,實現從回收端到材料端的全方位循環再利用。(編輯:張良知)1140701
- 2025/07/01 16:05
- 2025/07/01 15:18
- 2025/07/01 11:28
- 台塑新智能建構全台第1座鋰鐵電池回收示範線2025/07/01 11:08
- 2025/06/30 20:29
- 2025/06/30 15:2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