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AI淨零/善用政府資源與數位工具 逗可可甜點築夢踏實

2025/10/16 11:27(10/16 13:2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數位轉型已是產業進行式,人工智慧、淨零碳排更是政府與企業面對的兩大挑戰,攸關台灣未來競爭力。中央社第一線採訪團隊,深入報導政府與百工百業如何運用AI優化生產流程、驅動綠色創新,見證台灣產業再一次躍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宜蘭16日電)返鄉創業正逐漸成為台灣年輕世代職涯的新選項。根據統計,近5年參與地方創生與數位轉型輔導計畫的青年店家逐年增加,且他們不再侷限於實體通路,而是積極運用政府資源與數位工具突圍,加速夢想成真。

對愛犬的承諾 化為創業契機

在宜蘭市知名景點幾米公園附近的舊社區巷弄裡,有一間散發濃郁烤焙香氣的小店「逗可可甜點研究室」,入門處擺滿綠意盎然的植栽和和酷似可麗露(Canelé)外形的陶製杯具,一推開樸拙的木門,杜國維與陳映儒夫妻正笑吟吟的招呼來客,店長「可可」也不斷的向我們搖著尾巴。

杜國維畢業於台大歷史系,曾是出版社倚重的資深編輯,協助過無數作品出版,約在6、7年前迷上自己烘焙甜點,意外以一顆可麗露打動了年齡相差一輪的同事陳映儒。兩人因此展開戀情,經常在家一起烘焙可麗露,總是對杜國維的博美犬「可可」說:「以後我們開店,你來當店狗。」

2020年1月,可可卻因自然老化過世。這份未竟之約,成為夫妻返鄉創業的契機,也讓他們決心捨棄在台北打拚許久的根基搬回宜蘭,在杜國維外婆老宅附近開設甜點店。2020年聖誕節,逗可可甜點研究室正式開幕,以愛犬之名寄託夢想,並再領養一隻米克斯「可可」,象徵新的開始。

「逗可可甜點研究室」創辦人杜國維(左)和陳映儒(右)為實現與已逝愛犬的未竟之約,決心捨棄在台北打拚許久的根基搬回宜蘭創業。前為其再領養店狗「可可」。中央社記者林孟汝攝  114年10月16日
「逗可可甜點研究室」創辦人杜國維(左)和陳映儒(右)為實現與已逝愛犬的未竟之約,決心捨棄在台北打拚許久的根基搬回宜蘭創業。前為其再領養店狗「可可」。中央社記者林孟汝攝 114年10月16日

現烤差異化 打造市場特色

可麗露源自法國波爾多,被譽為「天使鈴鐺」,需要花長時間烘烤。市面上店家因耗時成本高,大多選擇以冷凍販售,但逗可可堅持「現烤出爐」,成品外層焦糖化香脆、內裡濕潤如布丁,成為少見的差異化口感。

夫妻倆用心挑選台灣在地優質食材,自製的可麗露奶油來自高雄,香草莢出自埔里,還推出紅心芭樂口味,凸顯宜蘭特色並支持小農經濟。至今已研發出超過30種口味,更入選2025年「500甜」榜單,知名度再度提升。

談及夫妻共同創業的辛苦,陳映儒直言,「生活跟創業本身就有很多磨合」,要更直白溝通,「互相都要當領導的角色,但也要接納對方的意見。」現在,杜國維專注於烘焙工藝,是店內產品的主軸;而有電商與時尚雜誌經歷的陳映儒,則負責行銷與社群經營。

陳映儒表示,相對隱密的地點與偏高的單價,逗可可一開始難以打入在地市場,但夫妻倆沒有放棄,選擇主動出擊,經營實體店外,也積極參與市集、百貨快閃活動,拓展更多接觸客群的機會,培養出一群像朋友的「回頭客」,讓品牌逐漸被更多人認識。

「逗可可甜點研究室」手作可麗露,奶油來自高雄,香草莢出自埔里,還推出紅心芭樂口味,凸顯宜蘭特色並支持小農經濟,入選2025年500甜名單。中央社記者林孟汝攝  114年10月16日
「逗可可甜點研究室」手作可麗露,奶油來自高雄,香草莢出自埔里,還推出紅心芭樂口味,凸顯宜蘭特色並支持小農經濟,入選2025年500甜名單。中央社記者林孟汝攝 114年10月16日

線上線下並進 善用政府計畫突圍

「如果只仰賴實體店的營收,是非常不足的。」逗可可在疫情期間就開始嘗試線上銷售,為日後的轉型打下基礎。

2024年,逗可可加入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推動的「數位共好計畫」,透過專業團隊輔導,優化官網產品頁面,改善使用者體驗,並提供行銷素材的後製建議及線上課程資源。這些改變,讓逗可可在疫情之後,線上銷售穩定占營收4成,「這部分的幫助還蠻大的。」陳映儒說。

2025年,逗可可進一步參與中企署「新創賦能中小企業升級轉型輔導計畫」,於8月導入AI輪播牆,讓有用社群看圖文影音的主力顧客,一進門就能快速了解產品特色,帶動客單價從新台幣200元倍增至400元,也提升外帶營收,展現小店透過數位工具轉型的可能性。

除了數位共好,夫妻倆也報考烘焙與食安相關證照,提升專業度與消費者信任感。陳映儒表示,對於非本科出身的年輕創業者而言,這不僅是進入門檻的補強,更能有效降低食安疑慮。

2025年8月,逗可可甜點研究室導入AI輪播牆,帶動客單價倍增,也提升外帶營收,展現小店透過數位工具轉型的可能性。中央社記者林孟汝攝  114年10月16日
2025年8月,逗可可甜點研究室導入AI輪播牆,帶動客單價倍增,也提升外帶營收,展現小店透過數位工具轉型的可能性。中央社記者林孟汝攝 114年10月16日

返鄉深耕在地價值 讓夢想成真

陳映儒回憶,剛開店時,由於人手不足,她雙手因長時間清洗杯具變得粗糙,甚至讓丈夫心疼落淚。且即便營業時間從中午到傍晚,夫妻倆往往清晨就要採買、備料與烤製,經常連續每日工作16小時。

也因此,他們希望線上銷售比重能持續拉高至5:5,或是擴增線上宅配營業額到占比6:4,讓生活與經營取得平衡,「這也是我們積極參與數位計畫的其中一個原因」。

陳映儒解釋,因缺工問題嚴重,實體餐飲店家要擴大經營,招募人手或增加座位數相對不易;線上宅配可以自行排程製作消化訂單,會比較有利於像逗可可這種小店家生存。

訪談最後,杜國維和陳映儒說,逗可可甜點研究室結合政府計畫與數位工具放大影響力,找到永續經營的可能,而當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返鄉,這些隱身在台灣各地的「小店經濟」,或許將成為下一波地方產業的新引擎。(編輯:陳姿伶)1141014

逗可可甜點研究室與在地慢火雅風陶藝工作室合作,推出聯名四季杯具,逐步探索將創意、公益與生意結合,實現地方創生的眾多可能。(逗可可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傳真  114年10月16日
逗可可甜點研究室與在地慢火雅風陶藝工作室合作,推出聯名四季杯具,逐步探索將創意、公益與生意結合,實現地方創生的眾多可能。(逗可可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傳真 114年10月16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AI淨零/思科AI調查:僅8%受訪台灣企業準備充分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