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淨零/永豐餘投資2.1億 啟用首座ROT水資中心轉型沼氣綠電

數位轉型已是產業進行式,人工智慧、淨零碳排更是政府與企業面對的兩大挑戰,攸關台灣未來競爭力。中央社第一線採訪團隊,深入報導政府與百工百業如何運用AI優化生產流程、驅動綠色創新,見證台灣產業再一次躍升。
(中央社記者何秀玲桃園15日電)永豐餘旗下豐川綠能科技與桃園市府宣布,啟用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沼氣發電系統。永豐餘董事長葉惠青說,此為全台首座且發電規模最大,以官方民間促參ROT模式進行的水資源中心轉型綠能中心案例,能淨化民生及事業廢水,將沼氣轉綠電併入台電電網供民眾使用。
葉惠青今天出席啟用記者會時指出,此案實際投資金額為新台幣2.1億元,創下三個「第一」,包括是第一個透過民間促參ROT(修建-營運-移轉)方式將污水處理廠改綠電中心;第二是污水處理廠變綠電是全台規模最大;第三是台灣第一個申請電業執照,可自行處理自己的電 ,在自由市場做交易。未來經處理再淨化的廢水,不僅達國家放流水標準,並可回送供需要的工業區使用。
他表示,目前有其他縣市也對改造污水處理廠有興趣,包括基隆、新竹、高雄、南投等縣市政府,都邀約永豐餘進行評估,今年將會有第2個案場啟動,但還無法透露地點,之後也將會運用在永豐餘自身場域。
另外,永豐餘主管表示,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轉型沼氣發電綠能,是透過厭氧生物處理,而國內如石化業、食品大廠雖也有厭氧技術,但關鍵在於厭氧菌的活性,因此也會向永豐餘購買菌種,做微量補菌;永豐餘未來也不排除將厭氧生物處理技術拓展至民間其他場域,如科技產業等。
桃園市長張善政致詞時表示,桃園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營運超過30年,負責桃園近2萬戶、每日約2.3萬噸的民生及事業廢水處理,是桃園第一座綠能水資源回收中心,本次與豐川綠能科技攜手,將讓沼氣發電「轉廢為能」,地方鄉親的支持也是讓老廠新生的關鍵之一。
他說,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沼氣發電系統每年發電量640萬度,相當於超過1.56萬片400W太陽能板的年發電量,可滿足約1540戶家庭一年用電量,並可將廢水處理中的污泥從每年1800噸,降減到每年1000噸。(編輯:楊凱翔)1141015

- 2025/10/15 21:14
- 永豐餘投資2.1億 啟用首座ROT水資中心轉型沼氣綠電2025/10/15 16:06
- 2025/10/15 15:20
- 2025/10/15 13:5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