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淨零/科技養牛助畜牧場升級 台南酪農業注入新活力

數位轉型已是產業進行式,人工智慧、淨零碳排更是政府與企業面對的兩大挑戰,攸關台灣未來競爭力。中央社第一線採訪團隊,深入報導政府與百工百業如何運用AI優化生產流程、驅動綠色創新,見證台灣產業再一次躍升。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9日電)國內畜牧業普遍面臨缺工難題,工業技術研究院與農業部畜產試驗所、經濟部等合作開發國產智慧型電動餵飼車、清糞機器人等設備及相關供應鏈,在台南「八翁酪農區」試用推廣,獲酪農戶不錯評價,也為當地酪農業注入新活力。
位於台南市柳營區的八翁酪農區早年曾是台灣最大酪農專業區,隨著產業轉型及老一代酪農退休,酪農戶數量雖不及全盛時期,但仍有約50家乳牛畜牧場持續經營,在養牛隻約8000到1萬頭,是國內重要鮮乳產地,柳營區也因此獲得「牛乳之鄉」美譽。
園區工程師接棒成農二代 全年無休
實地走訪一趟八翁酪農區,養牛畜牧場林立,大多為集中圈牧式飼養,每家規模大小不同,雖然沒有廣闊草原牧場景色,但仍可看到乳鄉獨特風光。
經營已有30、40年歷史的「八老爺牧場」負責人謝宗霖從父親手中接棒,這位科學園區面板廠設備工程師搖身一變成為「農二代」,為父親白手起家建立起的牧場注入不少新元素,持續生產香氣濃郁優質鮮乳。
「我們家自產鮮乳絕對品質保證」,謝宗霖在記者造訪時端出一杯熱騰騰鮮乳招待,喝起來的口感當然無愧於「牛乳之鄉」口碑。
謝宗霖表示,父親早期原是農政單位的測乳員,因此對經營酪農業產生興趣,決定從嘉義到台南打拚,從6頭牛開始逐漸拓展規模,最多曾飼養約240頭,目前則維持在約200頭左右規模。
謝宗霖說,以前當上班族時還會有休假,但管理畜牧場是每年365天都無法休息的產業,乳牛天天要吃草料,而且每頭牛進食時間不太一樣,隨時都會有牛把頭伸到柵欄外的餵飼道吃草料,畜舍需要有人管理,注意草料及環境整潔,光是這部分的人力成本就是很大的經營挑戰。
推草機器人上線 牛隻不怕吃不到草料
謝宗霖表示,畜舍內的草料堆放在柵欄外的餵飼道,牛隻進食過程會把部分草料愈推愈遠,就吃不到了,以往要靠工作人員巡場,把距離柵欄較遠的草料推近,讓牛群繼續吃,目前他在場內使用的「推草機器人」,可設定時間、路線自動把草料推近柵欄,管理人員還可透過手機連線到機器人上的鏡頭,遠端監看畜舍情況。
為協助畜產業轉型升級,並協助酪農戶面對缺工難題,工研院與農業部畜產試驗所、經濟部等單位合作開發國產智慧型電動餵飼車、清糞機器人等設備,並整合打造出全國產化相關零組件供應鏈。
工研院研發團隊告訴中央社記者,過去酪農業採用進口的推料、擠乳機及吸糞器等設備,規格大多是為荷蘭、法國、丹麥與美國等畜牧大國設計,適用於千頭以上較大規模畜牧場域,但台灣酪農戶大多為數百頭規模,國產智慧協作機具關鍵發展目標,是為酪農戶提供多元化選擇。
工研院指出,與畜試所合作開發的國產智慧電動餵飼車及畜舍清糞機器人,也已安排到國內多家畜牧場試用,獲得不少酪農戶正面評價。
工研院指出,電動餵飼車集供料與推料功能於一身,自動導航與充電功能還能在取代人力需求下,提供少量多餐餵飼模式,有助提高乳牛泌乳量,且有別於傳統機具使用的柴油動力,可減少空氣汙染、降低噪音,及餵飼當下減少對牛隻驚擾。
而清糞機器人造型有如放大版的家用掃地機器人,可設定適用不同場域環境與動線,全程智慧導航、避開牛隻及障礙物,沿路吸除汙穢物後,自行返回母站進行卸載並實施充電,且無須改建牛舍、也不用複雜維護,在狹小通道、濕滑地面與牛群環伺下,依然能完成任務,提升畜舍整潔度。
工研院推國產設備成本減半 盼提高採用意願
工研院研發團隊指出,設備升級可替代大量人力負荷與成本,但所需要的高額資金往往會讓酪農戶卻步,推動國產化設備初估成本約為進口產品的一半,且擁有維修方便優點,可望提高酪農戶採用意願。
「產業升級與現代化,除了自動化設備,畜牧廢水處理也很重要」,謝宗霖表示,八翁酪農區已啟用畜牧糞尿資源化處理中心,不僅減少畜牧污染,還具有沼氣發電、製作有機肥、種植狼尾草拿來當餵飼用草料等功用,早年八翁酪農區水溝常飄出異味,現在已改善許多。
謝宗霖說,酪農產業面對生產成本高漲、人力難尋等挑戰,硬體設備升級轉型雖是提高產業競爭力選項之一,但以目前整體大環境來說,大部分酪農比較關心產業前景大方向,例如在關稅議題動盪影響情況下,來自其他畜牧大國的液態牛乳搶分台灣消費市場,本土酪農是否還有生存空間等。
他說,設備升級動輒需要先投入一大筆資金,除了政府補助,通常還需要貸款,「如果產業發展前景明確,自然能帶動酪農戶投資意願,形成良性循環」。(編輯:黃名璽)1140909

- 2025/09/09 19:48
- 2025/09/09 16:24
- 2025/09/09 10:40
- 科技養牛助畜牧場升級 台南酪農業注入新活力2025/09/09 09:04
- 2025/09/08 09:02
- 2025/09/07 10: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