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AI淨零/台聚推動智慧石化 導入智能監控向工安宣戰

2025/9/10 12:34(9/10 13: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數位轉型已是產業進行式,人工智慧、淨零碳排更是政府與企業面對的兩大挑戰,攸關台灣未來競爭力。中央社第一線採訪團隊,深入報導政府與百工百業如何運用AI優化生產流程、驅動綠色創新,見證台灣產業再一次躍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仁凱台北10日電)台聚集團全力推動「智慧石化」,近年在廠區陸續導入各項智能監控科技,智慧偵準鏡頭可同時偵煙、偵火、偵霧、偵溫度異常;工安智慧影像分析更可管控員工作業程序,不論作業人員未戴安全帽、面罩,或是違規使用手機、抽菸,全逃不過智能監控系統的法眼。希望透過滴水不漏的防範,把環安風險降至最低。

談起台聚集團導入智能監控系統的源起,集團旗下台氯總廠長蔡明光坦承,2020年的工安事故,讓台聚集團下定決心,「化被動為主動」,全面向工安宣戰。

蔡明光口中的工安事件,發生在2020年4月,台氯高雄林園廠發生氣體外洩意外,廠方進行儲槽區二氯乙烷幫浦整修拆除作業時,疑因管線內殘存氣體外洩,工人吸入二氯乙烷,造成1死9傷。這讓台聚集團痛定思痛,全面推動「智慧石化,安全升級」。

不只台氯,2020年至2021年短短1年多的時間,林園工業區包括台氯、台苯、亞聚、信昌化、聯成化、台塑、合興石化等多家石化廠,如傳染病般接連發生工安或空污事件,引發社會關注。

當時的經濟部工業局(已更名產發署)苦思對策,發起「智慧石化永續發展服務旗艦計畫」,輔導石化相關產業導入安全技術,以提高安全管理的可靠性與效率,台聚集團立刻響應。

蔡明光說「安全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必要條件」,公司其實一直都在做,台氯從2019年就開始推動PSM(製程安全管理),但一開始比較多是制度面的建立,很多都是事情發生後才看到報告、亡羊補牢。

運用AI新科技化被動為主動式預防 全面向工安宣戰

而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乃至這兩年熱門的AI人工智慧技術成熟,台氯開始在PSM平台導入相關AI新科技,藉由物聯網感測器與即時數據監控,系統能提前偵測異常,自動發出警報,從根本上杜絕事故發生,將傳統的被動式應變轉為主動式預防。

同屬台聚集團的華運倉儲,提供化學品倉儲服務,很早就開始導入建置全時防災偵準系統。華運倉儲廠長謝輝男以旗下丁二烯罐裝區為例,過去本來就有安裝固定式氣體偵測器,但傳統偵測器必須等到氣體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才會發出警報,等接到警報時,可能已經來不及收拾。

新的智慧偵準鏡頭,雖然1顆就要價數10萬元,但透過影像辨識方式,可同時達到偵煙、偵火、偵霧、偵溫度異常等功能,在第1時間Alarm(警示)。謝輝男舉華運的實際案例,新的偵準系統辨識與傳統氣體偵測器的警報時間差,足足提前3分半鐘。他強調,別小看這3分半鐘,可以做非常多的防護作為,可以救命。

另外台聚集團資訊處更自行開發AI智慧影像分析技術,融入石化業日常作業know-how,不論是作業人員未戴安全帽、違規吸菸;或是槽車裝卸料標準作業程序,從放置輪檔、去除靜電、放置鑰匙到連接地線,在影像監控技術下全都無所遁形,整個作業流程全程把關,一發現異常或缺失立即發出警報。

蔡明光指出,非計畫性停車與工安事故有高度關聯,自從台氯導入智慧技術後,非計畫性停車次數從2021、2022年的4次,降到2023年2次、2024年1次,明顯有效降低。從2022至目前為止,台氯各項勞檢及消防檢查達到「零處分」。

智慧石化技術打團體戰 集團分工合作發展不同項目

不只華運、台氯,台聚集團更展開全面總動員,鎖定氣體偵測數據分析管理、工廠營運管理平台、設備/管線監測系統、智慧巡檢系統、人員異常辨識/人員定位、人車環境管理影像辨識等6大面向,在林園廠區導入更完整的智慧技術規劃。

台聚集團資訊處處長賴晃宇指出,相較於科技業廠房多半在室內,不論照明、室溫控制一致,產品也多半在靜態下檢測。石化產業很多作業在戶外,模型訓練必須考量白天夜晚,春夏秋冬,颳風下雨,現場的環境更複雜,要如何避免誤報、漏報,導入智能監控難度高上許多。

另外賴晃宇強調,導入智慧技術不是系統建置好就結束,AI必須不斷訓練才會愈來愈精準,背後許多設定需要調校。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台聚是台灣老牌石化廠,目前已發展成為跨產業集團,光是石化本業相關,就有台聚、亞聚、台達化、華夏等4家上市公司,以及台氯、華運、順昶塑膠等。另外還橫跨電子業,旗下有生產軟性鐵氧磁鐵芯及磁鐵粉的越峯、以及從事長晶技術的台聚光電等。

賴晃宇指出,台聚集團發展導入智慧石化技術打團體戰,大家分工合作,各公司分別發展不同項目、積累經驗,等到應用發展成熟,可以很快複製到集團其他公司。像是華運的「工安智慧影像分析系統」,經過多年發展已經相當成熟,許多辨識技術導入台氯、台達化日常作業中,透過分母增加,幫助智慧技術開發導入的單位成本降到最低。(編輯:林淑媛、楊凱翔)1140910

台聚集團總動員,全力推動「智慧石化」,近年在廠區陸續導入各項智能監控科技。右起為台聚集團資訊處處長賴晃宇、台達化協理兼大陸地區總經理黃俊豪、華運倉儲廠長謝輝男和台氯總廠長蔡明光。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114年9月10日
台聚集團總動員,全力推動「智慧石化」,近年在廠區陸續導入各項智能監控科技。右起為台聚集團資訊處處長賴晃宇、台達化協理兼大陸地區總經理黃俊豪、華運倉儲廠長謝輝男和台氯總廠長蔡明光。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114年9月10日
台聚集團資訊處處長賴晃宇表示,導入智慧技術不是系統建置好就結束,AI必須不斷訓練才會愈來愈精準,背後許多設定需要調校。台聚集團打團體戰,各公司分工發展不同項目、積累經驗,等到應用發展成熟,可以很快複製到集團其他公司。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114年9月10日
台聚集團資訊處處長賴晃宇表示,導入智慧技術不是系統建置好就結束,AI必須不斷訓練才會愈來愈精準,背後許多設定需要調校。台聚集團打團體戰,各公司分工發展不同項目、積累經驗,等到應用發展成熟,可以很快複製到集團其他公司。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114年9月10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AI淨零/64家企業獲國家環保獎 橫跨半導體及醫療、百貨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