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淨零/經濟部重申能源轉型立場 若具備3前提不排斥核能
數位轉型已是產業進行式,人工智慧、淨零碳排更是政府與企業面對的兩大挑戰,攸關台灣未來競爭力。中央社第一線採訪團隊,深入報導政府與百工百業如何運用AI優化生產流程、驅動綠色創新,見證台灣產業再一次躍升。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5日電)外界關注台灣能源轉型議題,經濟部今天發布新聞稿解釋,2024年已提出二次能源轉型政策,透過「以氣代煤、推動多元綠能、導入儲能及強化電網韌性與深度節能」等策略,確保供電穩定,能源轉型政策方向不變;至於核能,若具備3前提,不會排除選項。
經濟部說明,台灣能源政策與國際趨勢一致,持續降低燃煤依賴,並發展再生能源。2024年燃煤發電占比已降至39%,低於燃氣占比42%,再生能源則達12%。未來將以天然氣作為橋接能源,取代高碳排的燃煤發電,並以多元綠能與深度節能為推動方向,配合科技儲能及強韌電網韌性等措施,朝2030年「燃氣50%、再生能源30%、燃煤20%」電力結構目標邁進。
經濟部強調,發展再生能源不僅是國際趨勢,更是全球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要素。COP28會議期間,歐盟、美國共同倡議2030年前,全球再生能源增加為3倍,已有133國響應,顯示再生能源是全球淨零轉型的主流方向。
外界關注政府對於核能的態度,經濟部說明,對於先進核能技術(如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政府將持續關注國際發展動態,若技術更安全、核廢料問題獲解,並凝聚全民共識,具備3前提的情況下,政府不會排除任何有助於達成淨零目標的選項。
推動能源轉型的同時,經濟部強調,供電穩定為政策推動的核心。台電公司2022年啟動10年新台幣5645億元「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以力求分散、持續強固、加強防衛3大主軸,推動現行電網系統升級工程,強化特高壓電網,以逐步達到電網分散,提高設備穩定程度,提升全國電網面對突發事故的因應能力。
經濟部也說,台電公司同步推動配電系統升級計畫,持續汰換變電所及配電線路設備、強化系統韌性。經全面改善後,近年全國停電情況明顯下降,2024年配電事故停電件數較2012年減少逾1.3萬件,降幅達65%,供電穩定大幅精進。
考量未來天然氣占比增加,經濟部指出,政府已訂定天然氣安全存量規範,並規劃自現行11天,逐步提升至2027年14天以上,同時透過來源多元化與中長期契約等確保進口穩定,並配合再生能源與儲能發展,強化系統在極端氣候或突發情況下的韌性與調節能力,降低能源供應風險。
經濟部強調,發展綠能產業是台灣邁向淨零的關鍵基礎,但近期發生多起疑似綠能產業發展衍生的不法犯罪事件,經濟部已與法務部共同成立「打擊妨害綠能產業發展犯罪聯繫平台」,平台運作良好;若民眾掌握相關情資,請立即通報,以利查處,共同維護綠能產業的健康發展環境。(編輯:翟思嘉)1141025
- 經濟部重申能源轉型立場 若具備3前提不排斥核能2025/10/25 12:31
- 2025/10/23 19:55
- 2025/10/23 19:3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