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稱開放天空條約無作用將退出
最新更新:2021/01/15 22:24

俄羅斯表示,將著手退出開放天空條約,這項條約允許無武裝偵察機飛越締約國上空。圖為俄羅斯用於執行開放天空條約任務的214ON偵察機。(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作者Oleg Belyakov,CC BY 3.0)
(中央社莫斯科15日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今天表示,俄國將著手退出開放天空條約,這項條約允許無武裝偵察機飛越締約國上空。
美國是在去年11月退出這項攸關武器管制與查驗的開放天空條約(Open Skies Treaty),並指控俄羅斯違反條約規定,但俄方加以否認。
開放天空條約小百科
- 開放天空條約(Treaty on Open Skies)於1992年簽署、2002年生效,是美國、北約部分國家與俄羅斯及東歐部分國家間的軍事透明機制。
- 條約以象徵軍事互信意義居多,兩國協調的飛行路線都不涉及真正機密軍事設施,也不禁止對設施採取偽裝或欺敵,且偵查機上交叉載有雙方軍事人員。
- 簽約國可以在彼此領土進行非武裝空中偵察,以檢查其執行各種國際武器控制條約的情況。
- 國際關注條約重點是美俄偵察機可在雙方領空飛行查看,並用當地機場起降補給,然而機上須有當地國軍方人員在場監督,飛行路線與機場則須事前協商報准。
- 2020年5月21日,美國國務院宣布美國將於2020年5月22日向簽約國遞交退約決定通知,同年11月22日正式退出。總統川普指責俄羅斯違約,稱這是美方退約原因,他同時表示美俄有機會達成一個新協議。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看更多
關閉
另法新社報導,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指出,自美國去年退出這項條約後,維持條約的作用「毫無進展」,因此已展開「俄國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的國內程序」。
開放天空條約在1992年簽署,並於2002年生效,條約規定,將近36個締約國得以在發出通知不久後,飛越彼此領空以監視可能的軍事行動。
這個條約目前的締約國包括歐洲各國、前蘇聯與加拿大等。
俄國與美國經常互相指控對方違反開放天空條約,川普政府去年5月曾表示,俄國沒有遵守這項條約,美國將於6個月後正式退出。
川普從2017年1月就任總統後,帶領美國退出了2015年的伊朗核子協議及對抗氣候變遷問題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等國際協定。(譯者:曹宇帆/核稿:張佑之)11001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