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電信業指引 NCC新增簡訊風險管理措施防詐團濫用

2024/5/20 12:51(5/20 14:1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0日電)NCC修正「電信事業受理申辦電信服務風險管理機制指引」,新增簡訊風險管理措施。商業簡訊之外的個人簡訊服務,若每天發送超過50則簡訊時,電信業需多留意或主動了解使用狀況,避免遭詐騙集團利用大量發送詐騙簡訊。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去年6月提出「電信事業受理申辦電信服務風險管理機制指引」,透過指引強化電信業者認識客戶(KYC)機制,近期也審議通過「電信事業用戶號碼使用管理辦法」,強化電信業者的號碼管理。

NCC近期再度修正「電信事業受理申辦電信服務風險管理機制指引」,除了部分條文酌修文字外,主要差異在於新增簡訊風險管理措施項目,目的是為了防堵詐騙集團大量發送詐騙簡訊,以及避免民眾手機遭植入惡意軟體,成為大量發送詐騙簡訊的跳板。

NCC說明,指引中要求電信業針對商業簡訊以外的簡訊服務,如果出現不符合一般用戶發送簡訊數量的情形,就該採風險管理措施,並應該建立即時關閉簡訊發送功能的機制。

電信業目前評估個人一般簡訊單日使用需求在50則內,NCC官員說明,過去電信業可能各自有簡訊風險管理機制,這次透過指引的修正,等於每天簡訊發送量50則作為明確原則。

若單日發送超過50則簡訊時,NCC解釋,若為白名單使用者,也就是過去沒有被相關司法機關通知停斷話的用戶,電信業可以審酌風險後放寬則數,但如果不是白名單用戶,電信業應主動了解用戶簡訊發送的用途,了解用戶有沒有可能被當作大量發送詐騙簡訊的跳板等狀況。

NCC指出,若有異常或違法使用簡訊狀況,也可能關閉簡訊發送功能,此外,業者也要把這類管理機制納入定型化契約條款中。(編輯:郭無患)11305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北市港湖信義電視斷訊業者提補償 NCC:影響2萬戶內
172.30.1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