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研院發現腸道菌會分解雄性激素 有望治雄性禿

2023/5/20 13:02(5/20 15:4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研院攜手台大醫院婦產部,在人體腸道找到能降解雄性激素的細菌,並解開相關基因,可望找出更多具同代謝能力的功能益生菌,助治療雄性禿等高雄性激素相關症狀。(江殷儒提供)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傳真 112年5月20日
中研院攜手台大醫院婦產部,在人體腸道找到能降解雄性激素的細菌,並解開相關基因,可望找出更多具同代謝能力的功能益生菌,助治療雄性禿等高雄性激素相關症狀。(江殷儒提供)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傳真 112年5月20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0日電)中研院攜手台大醫婦產部,首次在人體腸道找到能降解雄性激素的細菌,並解開相關基因,可望找出更多具同代謝能力的功能益生菌,助治療雄性禿等高雄性激素相關症狀。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江殷儒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相關論文已於今年2月刊登於著名腸道菌研究期刊Gut Microbes,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蕭尊先為第一作者;研究團隊包含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兼專任教授陳美州以及周佳宏博士、東吳大學微生物系助理教授陳宜龍、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助理教授王柏翔等。

江殷儒說,研究團隊在2020年首次發現厭氧菌能將雌激素逆轉成雄激素,打破生化教科書內容;近期又發現常見於人體及動物腸道的陶爾氏菌(Thauera)能降解雄性激素,研究成果打破腸道菌僅能被動受到人體賀爾蒙影響的傳統觀念,再次挑戰學界認知。

江殷儒說明,雖然人類等脊椎動物能生成性荷爾蒙,但人體無法完全代謝這些物質,只能透過血液運輸到肝臟,再經膽管釋放到腸道。但僅有約5到10%的性荷爾蒙會隨糞便排出體外,多數會在小腸末端重新被吸收利用;腸道菌因此有機會代謝並轉換人體產生的性荷爾蒙,進而影響宿主的生理。

研究人員透過管餵試驗將陶爾氏菌殖入小鼠腸道,發現陶爾氏菌會將腸道中的雄性激素作電子提供者,再將電子轉移給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完成無氧呼吸作用;原理類似人體利用葡萄糖和氧氣進行有氧呼吸作用,來取得碳源及能量。

江殷儒指出,這個無氧呼吸作用所需的硝酸鹽普遍存在於蔬菜,亞硝酸鹽則常見於香腸、火腿等肉類加工品。因此陶爾氏菌在腸道中進行無氧呼吸,可以同時移除過多的雄性激素、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進而降低罹患攝護腺癌及大腸癌的風險,可謂一舉兩得。

江殷儒說,中研院團隊與台灣大學醫學院婦產科更跨領域合作,利用分子技術,找到陶爾氏菌代謝雄性激素的酵素與基因,並在乳酸菌等其他常用益生菌找到類似基因,目前正持續進行相關研究。

針對研究成果,江殷儒表示,將可望在未來推出功能益生菌,協助治療人體雄性激素過多所造成的雄性禿、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癌,或女性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症狀。團隊也將持續跨領域合作,研究腸道菌與人體性荷爾蒙的相互作用,盼開發新穎的臨床治療方案。(編輯:李亨山)1120520

中研院攜手台大醫院婦產部,首次在人體腸道找到能降解雄性激素的細菌,相關論文今年2月刊登於著名腸道菌研究期刊「Gut Microbes」,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蕭尊先(前)為第一作者。(江殷儒提供)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傳真 112年5月20日
中研院攜手台大醫院婦產部,首次在人體腸道找到能降解雄性激素的細菌,相關論文今年2月刊登於著名腸道菌研究期刊「Gut Microbes」,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蕭尊先(前)為第一作者。(江殷儒提供)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傳真 112年5月20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