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紀錄片籲欣賞過動兒 別只餵藥

2015/10/3 21:32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3日電)過動兒紀錄片「無法自由飛翔的風箏」今天首映,片中以真人故事,呼籲社會「欣賞」過動兒,別不只是餵他們吃藥。

在導演林皓申的鏡頭下,「無法自由飛翔的風箏」譜出主角封皓瀠的成長故事。她3歲時就被認定有過動症,醫生什麼測驗量表、訪談都沒做,只要求餵吃藥物「利他能」,偏偏皓瀠吃藥就噁心想吐、整個人不對勁。

皓瀠的媽媽一度聽從另外一位醫師建議,暫停餵藥先觀察,但皓瀠進入小學後,聯絡簿每天都被老師寫了滿滿的文字,包括不做功課、與同學衝撞等等,最後家人無法可使,只好繼續用藥。

幼小的皓瀠無法理解,只知道吃藥就能乖乖寫完功課,被大人誇獎和接納,長大後才漸漸明白,她可能因此失去了更多。

「如果可以重來一次,我絕對請一對一家教,取代餵孩子吃藥。」皓瀠的媽媽表示,許多被診斷為過動兒的孩子,未必真的病了,而是大人們無法理解他們的「不平凡」。

人本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表示,當班上有疑似過動兒,教師除了建議家長送醫用藥外,也應該試著以教育方法,發揮正面影響力,去理解、欣賞過動兒,而不是將教育問題,簡化為醫療問題。

醫師李佳燕表示,許多大人只希望孩子鎮定下來,不肯了解孩子真正的內心狀況。「無法自由飛翔的風箏」是讓孩子自己出來講話,希望大人了解,孩子才是主體,應協助培養專長和興趣。10410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