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7毛玉米賣6元陸網熱議 農民日報評一場傷農鬧劇

2022/9/28 14:4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8日電)中國帶貨直播界近期舌戰「一根玉米賣人民幣7毛還是6元?」在網路吵翻天,官媒農民日報今天重話評論,表示事件從「助農」變「傷農」鬧劇,也傷到消費者利益。

界面新聞今天報導,近日一根鮮食玉米價格議題,在直播帶貨界吵翻天。一知名網紅指有電商直播主把人民幣(下同)7毛錢(約新台幣3.08元)一穗的玉米,賣到人民幣6元(約新台幣26.4元),稱打著助農的旗號,實則賺取暴利,並非真正幫助農民謀利。

而被點名的直播主回應,作飼料養牲口的玉米價格確實是4、5毛錢一根,但生食玉米來自東北好的產地,從地裡收穫就是2元一根。

不過隨後玉米供應商跳出來,表示在自己平台同樣的玉米一根只賣3.6元。「7毛錢的玉米到底該賣多少錢?6元一根貴不貴?中間的差價去哪了?」在中國網路掀起熱烈討論,網友們稱為「玉米事件」。

中國大陸官媒「農民日報」今天發表評論,表示秋糧收獲時節,電商平台的玉米價格再次引發熱議,這場爭論波及了電商平台上的普通農戶,一些不明真相的網友湧向農戶直播間刷屏喊貴,影響了農產品的銷售。

評論表示,社會對於農業發展、農民利益的日益關注是件好事,但令人惋惜的是,這場由「助農」引發的討論,卻最終演變成一出「傷農」鬧劇。不僅傷了農民,傷了東北玉米的品牌,其實也傷到了消費者的利益。

「農民日報」指出,食用玉米在中國玉米消費中還占不到10%。種植食用玉米中的優質鮮食玉米的農田大多是交通條件好、較為平整、有一定規模的地塊。

在當地,這樣的良田費用每畝大約需要1800至2000元,再加上農機購置及維護、人工、化肥等各項費用,一根優質鮮食玉米僅種植成本就約合1.7元左右;直言若拋開品質只談價格,對生產優質農產品的農戶來說,無疑是不公平。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文章認為,農業品牌的培育並非一日之功,但一有風吹草動,卻很容易對品牌本身及其背後的農民產生影響。值得慶幸的是,這次爭論沒有傷及產業根本,但也提醒應如何最大程度讓農民遠離風險?農民和農業品牌一旦受到傷害,對消費者也並無益處。

評論表示,理性探討玉米價格無妨,但別衝動之下傷了農民和真助農的人。判斷營銷行為是否是真助農,要看它能給產業帶來怎樣的發展前景,更要看它給農民帶來了怎樣的好處。只有農民有了合理收益,產業鏈上的各方才能行穩致遠,形成良性循環。(編輯:唐佩君/曹宇帆)111092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92